首页

搜索繁体

第5章 各有心思

    李母也是个挺通情达理的人,儿子救人是自愿的。她也没有什么可怨恨的地方。

    周母觉得这家人不错,以后当个亲戚来走动也行。

    周母觉得李母憔悴,看望了一次之后没多久就又来了,给拿了点白糖和鸡蛋。

    在这个年月,这都是好东西。

    李母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李向南年纪小,也没有那些花花肠子。

    但是顾家老二的媳妇起了心思。

    周父是个当官的,周母也有工作,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儿子又当兵了。

    这条件绝对在这十里八乡都是能拿的出来说道的。

    她家三姑娘今年18岁,这不正好是说亲的好年纪吗?

    顾德忠的大儿媳妇儿张杏儿,是个心思多又爱占便宜的。

    顾老二媳妇就找她帮忙。

    现在,家里李向南开学念高一,顾翠华念小学五年级。

    为什么顾翠华明明比李向南大却念的年级低呢?

    李向南一上学就是从四年级开始的。

    顾翠华是脚踏实地一年一年念上来的。

    这不就才念五年级了。

    那个时候孩子普遍上学都晚。

    顾翠华这样的才是正常的。

    剩下两小的,一个7岁,一个6岁。

    家里的负担多重啊!

    张杏儿是一心想分家。

    要是分了家,他和男人两个人挣工分,就养一个儿子,日子得多痛快呀。

    顾二伯娘就许诺张杏儿要是把这件事情说成了,她给20块钱的谢媒礼。

    另外还想办法帮她分家。

    所以在周母又来的时候,张杏儿就提起这事儿。

    说话就有些挟恩图报。

    “……我弟弟可是拿命换了你儿子的命,你就拿这点东西上门,能顶得上一条人命吗?”

    “要真想照顾我们家,那就动点实际的……”

    周母听了这话很不高兴。“这份恩情我肯定记得,要是绣花妹子有事,我肯定帮忙。

    要是绣花妹子想要钱,只要我家拿得起我也出……”

    李母当时就不干了,她儿子是光荣的烈士。

    她可不是拿着她儿子的命来换钱的。

    周母听了这话,心里还好受些。

    张杏儿仗着这不是自己的亲婆婆,也没搓磨过她,她真是不怎么害怕的。

    她觉得李母不磋磨她,因为她是后娘。

    顾家老太太,老头还都活着呢。

    顾家妯娌好几个都看着呢。

    李母不敢。

    所以她多说点话怎么了?

    张杏儿:“娘,你这话说的,好像我是拿二弟的命换钱似的。

    我可不是这意思。

    我看你和周姨也说得来,我寻思着不如咱们做亲戚!

    周平老弟不是还没结婚呢吗?我听说还没对象呢!

    我给介绍个对象呗!

    就是我堂妹,今年十八,长得可水灵了。

    人也能干。

    这事要是成了,咱们两家就是亲戚。

    二弟是为了救周平牺牲的,现在让周平娶了二弟的堂妹,他好好照顾堂妹。

    这多好啊?”

    李家的姑娘要不就是嫁人了,要不就年纪还小。

    张杏儿说的堂妹是指顾家二房的姑娘。

    因为顾家两个适龄的姑娘,一个是这个堂妹,再一个就是顾翠华。

    二房的这个18岁。

    顾翠花17岁。

    李母的身子从儿子牺牲了就一直不好,被张杏儿这么一气差点没晕过去,哪还说得出来话呀!

    周母当然是不怎么愿意的。

    她可以在公社里给儿子找媳妇儿,甚至是县里。

    可是她看见李母这个样子,没敢多说话。她可不想把烈士的母亲气死了。

    张杏儿把话说的含糊不清,是故意的,其实就是想让周母误会。

    现在周母真误会了。

    以为张杏儿口中的堂妹是李向白的亲堂妹呢。

    她不同意,也没直接拒绝。

    反正那一天闹得挺不愉快的。

    周母走的时候,张杏儿还追着她问:你不说向白的恩情你们记一辈子吗?

    这让你儿子和我堂妹处对象,咱们做个亲戚。

    你怎么就不吐口呢?

    当时李向南和顾翠华都没在家,不知道这事。

    等回到家的时候知道了这事儿,谁都不高兴。

    李向南觉得这太侮辱他哥当初救人的初衷了。

    而顾翠华的心思比较多。

    她在爹娘面前扭捏了半天,最后说出来。

    她今年也17了。

    要是和周家做亲戚,怎么能是他堂姐呢?

    顾父当时确实挺生气的,但是听了顾翠华的话,他心动了。

    周家的条件可真是打着灯都难找。

    凭着他家欠着向白的恩情,也会对翠花好的。

    李母这个后娘还是很心软的。

    对顾长民和自己亲生的李向北真的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