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7章 走出山脉

    落日余晖洒落林间,外出打猎采集的人陆续回营。

    狩猎组和采集组皆收获颇丰。

    只停留一夜,野菜没办法晒干带走,就收集了今晚和明早食用的量,采集组主要找根茎类食物下手。

    最让许问枫惊喜的是,采集组除了带回来几大筐木薯葛根外,额外收获了一板车沉甸甸的参薯。

    参薯别名,脚板苕、大脚薯。

    此物根块肥大,长得也很有特色,非常相似人的脚底板,关键产量高,单株块茎产量一般可达10kg,高产的甚至可达50kg。

    耐高温耐干旱,耐放。

    它跟山药是“亲戚”关系,所以它也是淀粉含量较高的一种食物,完全可以当主食食用。

    存放得当一直可保鲜到翌年下种前后,在没有地窖的情况下,一两个月没问题。

    “婶儿,你们挖干净没有?”许问枫问采集组的领头人巧菊。

    巧菊不确定道:“应当没,我们是最后才在一个山坡上发现它的,挖了不多时,天色就开始暗了,没敢继续挖。”

    许问枫说道:“我去看看。”

    巧菊道:“我带你去。”

    许问枫:“不用,循着推车的印记不难找。”

    巧菊连忙拉住她:“你别一个人去,那地儿要穿过一片树林,不大安全。”

    曾大勇立马道:“打猎组的人都回来了,我去叫几个人。”

    许问枫默许了,反正也没打算放空间,多去几个人也好,万一遗留的多,明面上她一个人运不回来。

    一行十人,很快找到脚板薯生长的山坡,顺着采集组留下的泥坑向周边挖,一块块肥大的块茎露出土面。

    整块山坡长满脚板薯,巧菊她们大概只挖走三分之一。

    许问枫他们又刨了两板车出来。

    一辆板车能放六个箩筐,一筐一百多斤,多走一趟,意外多收获了千余斤的主食。

    营地烟熏火燎,热闹非凡。

    三排土坑灶,一排三层大蒸笼,蒸的是要带走的干粮窝窝头。

    一排用铁锅在烀肉。

    一排陶瓷瓦罐炖的是泥鳅野菜汤。

    拉回营地的脚板薯许问枫吩咐巧菊带人卸下三分之一,和木薯一起蒸熟捏成丸子,明天过后要尽量减少埋锅造饭,趁着最后的风平浪静日夜兼程多赶几段路。

    晚上海吃一顿,安排好守夜,所有人早早入睡。

    破晓。

    用昨晚煨好的下水卤肉,就着野菜汤填饱肚子,疾速启程。

    翻出大山,路逐渐平坦,但没了林荫遮挡,被火辣辣的太阳蒸腾着,还不如走山路。

    没多久后背就湿透了。

    亲眼目睹了大山外面干旱得厉害,大家越发舍不得喝水。

    这样不行啊,余宏义声音洪亮道:“渴了就补充水分,脱水中暑了平添麻烦,不出意外后天中午就能到府城,城外有条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