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没这个道理

    杨家正堂虽然不大,但胜在布置整洁。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张大匾,上书“上善若水”四个大字。四字之下便是一张柳木桌子,左右各置一张太师椅。主座下面只留了两张椅子,不过看样子也是刚刚放下。若是平常雨天,这正堂便是杨奕寒练拳之处。

赵有缺正襟危坐于柳木桌子右边,左手端着杯劣茶,用杯盖子轻轻抚了抚漂上来的茶叶,细细的品了起来。

杨奕寒坐在赵有缺左侧,乖巧的将双手放在膝盖之上,一双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背,时不时抬起头看看赵有缺的茶杯中是不是缺水了,不过茶喝了快一刻钟了,竟是也没怎么少。

赵无极双眼微合,手上掐了个“文决”,气息平稳,如若世外高人,

赵陌路学着赵无极一般,仿佛老僧入定,只不过额头上的大包和太阳穴上偶尔爆起一下的青筋能够显示出他此时的心态仿佛并不是那么良好。

奇怪的氛围在赵有缺在杯中茶水一饮而尽之后发生了变化。

示意杨奕寒不用填茶,赵有缺说到:

“无极,你来此处可是掌教师兄……”

不等赵有缺说完,赵无极便说道:

“废话,你跟着那臭小子一出师门便是二十年,你也就偶尔想起回来一趟看看,家都不像家了,臭小子的当年种的枇杷树苗都生了好几波果子了。”

赵有缺刚要接话,赵无极又说道:

“不过我今日不是来说这件事的……”

赵无极的眼睛突然睁得很大,神情肃穆,坐在对面的赵陌路不禁一惊,自打他记事起就从来没见过自己父亲有这样的表情。

随后赵有缺叫杨奕寒带着赵陌路往石门城到处转转,两人移步赵有缺居室详聊。

杨奕寒带着赵陌路逛了一圈,石门城不大,约莫着一个时辰便能逛完。两人本就是少年,加之一直都没有同年玩伴,很快便熟络起来。

大唐初定,百废待兴。石门城更是距离定北关不足百里,所以无论是中转边关粮草还是往定北城输送兵卒,都是经过石门城。因为定北城不居民众,所以将军家眷,士兵遗孀多在石门城定居。因为老弱妇孺较多,加之现在又是隆冬时节,城内显得有些荒凉,杨奕寒便径直带着走向了北城门边上的一块石头。

“陌路,你看这块石头有何不同。”

赵陌路仔细观看了这块石头,与寻常石头相比并无其他异样,只不过颜色偏向暗红。于是冲着杨奕寒摇了摇头,表示不解。

“这块石头叫做‘烈妇石’。

十五年前定北一战,边关之惨烈不是你我能想象。我大唐子弟共有八万五千人三百二十四名士兵战死在定北城上下,四位将军战死,偏将共计三十六名死于城头。

边关之战报不断传来,仅仅月余,四十六名烈妇在这个石头上随夫君而去。战后,石门城连下了五天大雨,冲刷掉了不计其数的鲜血,唯有这块石头,仍有血色。”

赵陌路听完,表情肃穆,冲着石头鞠了一个长躬,转身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铜板,埋在了石头对面的树下。

随后杨奕寒领着赵陌路回了杨府,一路上赵陌路跟杨奕寒讲了许多武当山上的事情,杨奕寒听的也是心驰神往,毕竟杨奕寒的父亲也是少时在武当学艺,从下带他长大的赵有缺更是当今武当掌教的四师弟,虽然杨奕寒没有决定日后拜入谁家师门,但总归心中是与武当亲近的。

回到杨府,赵家两兄弟还在说事,两位少年自然百无聊赖,便想要切磋一番。

赵陌路此时头上还鼓着个大包,可谓是“头角峥嵘”,上次是被杨奕寒偷袭,心中自然也是怀有怨念。杨奕寒自幼习武,可是这石门城除了自己大伯就是些老幼妇孺,如今有个年岁相仿的对手,当然是跃跃欲试,两人一拍即合,一场少年比武,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