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三十八章 钢铁雄心

    当新一炉铁水炼出的时候,刘盈看到金红色的铁水,顺着搭好的管道快速流淌,分别流进了一大一小两个金属缸内。

    接着,金属缸被滑轮吊起,分别倒进了另外两个熔炉之内。

    刘盈知道,那个小金属缸倒入的地方,将要炼制出的是一种新型的钢材,锰钢。

    汉中这地界,最不缺的就是锰矿。

    锰钢的脾气十分古怪有趣,如果在钢中加入2.5—3.5%的锰,那么所制得的低锰钢简直脆得象玻璃一样,一敲就碎,但如果加入13%以上的锰,制成高锰钢,那么就变得既坚硬又富有韧性。

    他要做出锰钢的原因,并不是想要打造出锰钢剑或是其他武器盔甲,而是为了制作轴承。

    准确的说,是为了制作轴承内的滚珠。

    当然了,球型滚珠是造不出来的,但圆柱形的滚珠却并不难。

    秦汉时期的车轮上,所用的大多是青铜或是铁质的轴承,至于结构,则是滑动轴承,相比较刘盈想要做出的滚动轴承,不是太适合这一时期的马车。

    滑动轴承更适合的,是低速重载工况,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

    比如汽车的发动机。

    刘盈打算,将这里制作的轴承,除了工坊内使用之外,剩下的全部用于小推车和四轮马车之上。

    他想要做的,就是为大汉再提提速!

    站在刘盈身边的盘公捋着胡子赞叹道:“老夫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但此时此刻,还是颇为感慨啊!真的没想到,这世上居然有如此冶炼金属的方法!”

    刘盈只是笑而不语,按照他的估计,这处煤铁商社的日产钢铁能力,不会超过四千斤,折算成后世的数据,则为一吨。

    年产钢铁不过三百多吨,这样的数据,在后世不用环保局上门,钢铁厂老板就自己关门大吉了……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今,限制钢铁产量的最大桎梏,主要是采矿的速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采矿,建的小高炉再多,也没有原材料去用!

    所以刘盈打算等下回南郑之后,找萧何商讨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想富,多生孩子多养猪……

    孩子好理解,韭菜吗,多多益善。

    至于多养猪,不单单是卖猪肉换钱,更重要的猪能吃能拉,这就意味着农家肥也多多益善……

    刘盈看了一会炼钢,伸手找来工师,将自己此次来的主要目的向他交代了一番。

    他准备用一部分好钢,来打造一种新型的耕犁。

    铧式犁。

    这是一种英国人在荷兰人剽窃中国的曲辕犁改造出的耕犁的基础上,改造出的一种既能耕地又能翻地的耕犁。

    在19世纪末使用内燃机的拖拉机出现之前,铧式犁一直是欧洲和美洲最主要的配套农具之一。

    有一些恬不知耻的人对此评价道,如果没有铧式犁,我们(昂撒匪帮)所知道的农业就不会在欧洲北部或美国中西部存在!

    话虽如此,这种耕犁相较于传统曲辕犁最大的优点,在于整体是由钢铁所制。

    虽然使用的时候需要用到好几匹驽马或是耕牛,但效率提升的不是一星半点,特别适合刘盈在南郑县的开荒。

    用铧式犁将土地翻一遍,然后再使用耧车进行抢种,他有把握在秋播结束之前,完成那五万亩荒地的改造。

    尽管今年他不会收获多少黄豆,但种豆子最大的好处,就是养地。

    等到豆子收获之后,再一把火将残留的豆杆烧掉,大量播撒农家肥,来年接着养一年地,五万亩荒地,就变成了五万亩良田!

    …………

    泗水郡,彭城,张良客居的宅院内。

    往日里那个风流倜傥,美艳不逊女子的书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披散着头发,抚琴悲歌的狂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他此刻放生吟唱的,是一首《诗经·王风·黍离》。

    昨日傍晚,已经因为无功而被降为侯爵的韩成,又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项羽诛杀在王宫之外!

    “项氏不灭,誓不为人!”

    张良满脸愤慨,抚琴的双手早已是鲜血淋漓,但身体上的痛,哪能比得过心中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