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十六章 刘盈: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嗯,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儿子……”

    萧何笑容满面的摇了摇头:“净说些孩子话!为师哪里能活到那许多岁数!”

    于是刘盈慢慢挪到萧何身边,图穷匕见:

    “我觉得老师可以将一些不甚重要的公文交给那些文吏去处理,这样就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避免过于操劳……”

    “文吏?”萧何轻笑摇头:“旁人不知,难带你也不知?我大汉哪来的文吏?”

    嗯,在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给儒生们开辟了一条入仕途经之前,除了秦国短暂的搞出了‘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培养出了一批法家门人充当基层官吏外,剩下的时间内,官吏都是由贵胃世袭,亦或是地方官向朝廷推荐地方上的贤才。

    或者说,是进贡。

    这也是‘贡士’这个词的由来。

    而现如今的汉帝国,依旧在很多地方延续着汉初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做法,精简官吏人数,是一个很多事情都交给那些没有编制的乡啬夫、里正、三老之类的临时工来处理的‘小’政府。

    至于正式官员的位置,基本都由功臣集团和效忠于汉室的前朝遗老遗少,以及其他各方势力所把持。

    后两者还好,尤其是遗老遗少群体,这些人多是些识文断字的主,日常处理政务都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而难点,也就是让萧何忙个通宵的原因,在于功臣集团……

    这帮家伙以大老粗居多,往日里也是一副‘刘项原来不读书’的架势,如同李云龙般,将‘学习?学个屁’挂在嘴边,因此处理起他们的奏报,就尤为费时费力了!

    可尽管如此,他们的地位也还是稳如泰山。

    毕竟功臣集团,忠诚度没的说,而在封建王朝里,能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忠诚,绝对的忠诚!

    所以面对着萧何的满脸苦涩,刘盈咧嘴一笑说道:“既然没有文吏,那就招啊!我大汉有千万子民,难道还没有几个识文断字,懂得公文书写的人才?”

    一瞬间,萧何恍然大悟,明白了刘盈为什么一脸好学的模样把自己强行留下,然后又将话题扯到了这里!

    于是,之前的疲倦欲死消失不见,萧何进入了战斗状态。

    他皮笑肉不笑的问道:“那么,太子殿下有何高见?”

    糟!被他看穿了……刘盈心中警铃大作,只是面不改色,天真烂漫一笑,口中露出八颗洁白如玉的牙齿:

    “学生哪里有什么高见呢?只不过有几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我姑且说之,老师若是不嫌我幼稚,还请姑妄听之……”

    萧何唇角微扬,正襟危坐,轻轻颔首:“说吧,我听着呢。”

    刘盈默默坐直,双手放在身前,脑袋微微前倾说道:

    “我大汉马上得天下,需以国之名器酬谢功臣,所以诸如县令、郡守之类的职务,只要对方不犯错,就不会撤职。”

    “所以,我们开科举,招募左贰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