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盈:是闽越国,但是是三国演义……


    缗和贯指的都是穿钱绳,一般一千枚铜钱为一贯或一缗。

    所以茶税八十万贯,是一个足以和盐、铁等税并列的主要性税种!

    至于刘盈让人在闽越国教当地的越人种茶,主要是看中了那里的越人处于赤贫阶段,虽然因为贫穷而显得很凶残,为了一口吃喝甚至拔刀相向,不惜玩命。

    但越人的贫穷对于刘盈来说却是极好的,毕竟穷人不掌握劳动力的议价权,可以用远比中原更廉价的工钱雇佣他们干活。

    嗯,甚至不需要发钱,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刚够吃饱的粮食,勉强遮体的布匹都能让他们感恩戴德,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因此刘盈是不希望看到闽越国发生动乱的。

    而听到刘盈画出的大饼,刘邦眼前一亮,虽然想要开口询问,但还是忍住了,只是频频用眼神示意张良,让他做自己的‘嘴替’……

    张良轻轻一笑,看着刘盈问道:“既然闽越国是利大于弊,那么你觉得闽越国是否要郡县置之,还是依旧由驺姓王族掌控?”

    刘盈回答道:“自然是封王。我之前说了,现如今的闽越国还不具备由汉庭直接掌控的条件。”

    嗯,等到他教会当地的越人说关中话,认识汉字,然后忽悠他们为了更好的运出茶叶,运来粮食布匹书籍药品而修‘村村通’的公路,接着再大规模迁移江南滋生的人口之后,才是闽越之地正式设郡设县的好时机。

    于是张良轻轻颔首,继续问道:“那依你之见,该由谁来当这个闽越王?国相驺郢?还是那个小孩子驺摇?”

    刘盈竖起拳头笑着说道:“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自然全都要!”

    刘邦愣了一下,终于没忍住,探头问道:“什么?”

    刘盈只当做没听见,依旧看着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的张良,接着说道:“闽越国地方千里,虽然人口不多,但却容得下两个王!”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那就是封驺郢为闽北王,依旧王(wàng)冶城,统治闽江以北的地区,而在闽江以南的地方,切割出一个闽南国,封驺无诸之子驺摇为闽南王,改鲤城(泉州)为东安县,以此为东海国的都城!”

    “而且我听说,东瓯国的军队已经到了闽越之地,汇同楚军共同弹压闽越叛乱,所以不妨一次性解决东瓯和闽越的纷争,正式册封东瓯王欧贞复为王,东瓯国为汉之属国,让刘交叔父在闽越国多停留些时日,理清东瓯国和闽越国的国界……”(注1)

    嗯,从前闽越国总惦记着打东瓯国,是因为两国从来没有划清国界,从舆图上看,整个东瓯国都归属在闽中郡,也就是闽越国的范围之内。

    毕竟从前的东瓯国和闽越国同为越王勾践后裔,只不过因为生产力低下,再加上闽中郡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这才分了家,各过各的,一个以欧,也就是欧余山为姓氏,另一个接受了秦朝的册封,以驺为姓氏。

    张良稍微想了想,觉得刘盈说的有几分可行之处。

    驺郢杀死驺无诸,若想要更进一步,成为闽越国的王,则必须要借助汉国的力量,那么既然他有求于汉国,自然好拿捏。

    而驺摇要想继位,单不说他爹是发兵对抗汉国的罪人,就说他只是个小孩子,更是只能接受汉国的安排。

    因此,闽越国一分为三,分别由三王统领这件事,虽然听上去有些荒唐,但其实执行起来却并不困难。

    所以他看向刘邦,轻轻点头。

    刘盈自然毫不意外,毕竟清朝时期地理学家顾祖禹曾说过,福建偏居海隅地势艰险,据闽争天下,则福建的兵力和钱粮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五代十国时期别的地方都打成了一锅粥,唯独王氏在福建建立的闽国毫无存在感,甚至当北宋在平定了那些或独立建国,或割据一方的军阀之后,吴越国和掌控福建的清源军根本没动用北宋的一兵一卒,直接就投降了……

    所以,只要平定江南大部,闽越自服。

    注1:史书上说驺摇是东瓯国的王,他的儿子是欧昭襄,欧昭襄在位九年,死后传位给儿子欧贞复。我这里设驺摇为驺无诸的儿子,只是同名,因为两家争端,驺无诸‘生子当如孙仲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