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刘邦:前车之鉴呐……


    “毕竟调兵这种事情需要加密,只能亲力亲为,不可假手他人。”

    张不疑一脸好奇:“吔?不是先传书陛下,然后从长安发出诏命吗?怎么是从武关发出……”

    说到这里,张不疑愣住,心中越发笃定刘盈是打算到了武关之后再突袭长安城,封刘太公为太太上皇……

    难不成戚夫人一直在扮猪吃虎,以至于逼得刘盈兵行险着……张不疑满脸深思,心中满是挣扎。

    毕竟,一个是他老婆的亲爹,另一个是他老婆的亲弟弟,手心手背都是肉……

    不过刘盈对此浑然不觉,只是从袖子里摸出了一枚两寸见方的印玺,献宝似的在张不疑脸前晃了晃。

    “猜猜这是什么?”

    张不疑愣了一下,眼睛逐渐睁大,瞠目结舌:“这、这是皇帝信玺,白玉螭虎钮,错不了!你,你从哪偷的?不要命了?”

    嗯,皇帝信玺是刘邦拥有的六块代表着至高无上皇权中的其中一块。

    其他五块印玺分别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其中皇帝之玺指的是传国玉玺,由刘邦亲自保管,颁布全国性质的诏书,比如新老政权交接时用……

    皇帝行玺则是发布普通诏命,册封诸侯王时使用。

    天子行玺,主要用于祭祀天地鬼神。

    至于皇帝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这三块,则没有什么专属的用处,属于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而刘盈手中这块皇帝信玺就了不得了,负责征召大臣、调兵遣将之用,说句实在话,皇帝信玺的重要程度甚至在传国玉玺之上!

    毕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所以,张不疑的震惊就可想而知了。

    凭借着这方印玺,刘盈可以任意调动天下的郡国兵,除非刘邦当面,否则任何将领必须俯首听命,任由差遣!

    嗯,西汉的皇后手中也有一块类似功能的印玺。

    比如当年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乱被逼反,就是得到了卫子夫的支持,拿着皇后的印玺调动了中宫的中厩车马,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封锁了长安城。

    只不过被辖制北军的任安坑了……

    北军,也就是屯驻在长乐宫北门的军队,下辖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七校尉,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强军!

    刘据为了得到这支军队,于是前往北军大营,叫出任安向他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返回营中,闭门不出……

    所以刘据就失败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长安城的百姓却效忠刘据,和丞相刘屈氂带领前来平叛的官军厮杀了五天,死亡数万人,鲜血像水一样流入街边的水沟……

    于是,刘据战败逃离长安,后来自尽于京兆尹湖县泉鸠里的一户人家。

    虽然缓过神来的汉武帝夷江充三族,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处决平定太子之乱的莽通,族灭曾在泉鸠里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因平定叛乱而获封侯的商丘成、张富昌和李寿分别自杀、被贼人杀及被武帝诛杀,诬陷太子的李广利与刘屈氂皆被灭族……

    但却也改变不了刘汉皇室从此元气大伤,只能立了还是个小孩的刘弗陵为大汉天子,而标志着治国路线由‘尚功’调整为‘守文’的《轮台诏》也在此不久之后颁行天下。

    所以说,我家老头这算是防患于未然了……刘盈晃了晃手中的皇帝信玺,旋即在张不疑的满脸震惊中收入囊中。

    毕竟有了扶苏的前车之鉴,刘据就不会甘心受戮,选择了武力反抗,刘邦也在刘盈临行之前,将他神神秘秘的叫进了宫中,授予了他这块可以调动天下郡国兵的皇帝信玺……

    “怎么样,我就算是到了南海郡再调兵也来得及吧?”

    “来得及、来得及……”

    张不疑小鸡啄米般点头,毕竟他想的是刘盈到了南海郡,飞鸽传书关中,之后飞鸽带着刘邦的调兵文书再次飞回番禺县……

    这一来一回,至少半个月过去了……

    但现在不同了,调兵文书随便写,盖上大印即刻生效,自然可以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

    毕竟只调动一万人,选拔和集结只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完成。

    于是张不疑不再理会洋洋得意的刘盈,开始计算起行军路线,以及如何补给粮草辎重的事项。

    他虽尚了公主,且是留候张良之子,但总不能白拿功劳,领兵打仗他一窍不懂,但算算大军粮草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保障后勤同样大功一件。

    比如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