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流觞曲水(下)

    在高顺朗诵序文时,他的声音越来越大,现场的声音越来越小。

    高顺越读越快,好似文思泉涌,尤其是最后几句,等于给这次集会定下了规则。

    众人惊呆了,这首序文,简直不下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而且有人参加了不止一次这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完美的序文!

    而高顺一口气读了这么多字,只觉得口干舌燥,拿起侍者准备的酒一饮而尽,这才觉得好一些。

    “诸位,我这个序文如何?”

    王勃的《上已浮江宴序》,在这个没有名人的场合,以王勃的文采,绝对秒杀所有人。

    此言一出,有人开始看向别处,目光闪烁,不敢与高顺对视,真的太打脸了。

    行令官此时终于反应过来,赶紧拍手叫好,询问旁边记录的侍者,记下来没有。

    高顺看到这一幕,望着众人不可置信的目光,顿时觉得没啥意思,还不如回去看书呢。

    “诸位,我忽然想起来家里炖着汤,我就先回去了。”高顺说完转身打算离开。

    “小郎君留步!”

    这时一个年轻士子忽然起身,跑到他身边,看见他起来,他旁边的士子也跟了过来。

    二人走到高顺身边,抱拳施礼道:“在下薛道衡(卢思道)有礼了,不知小郎君为何如此急着离开。”

    高顺一见是这俩人,上次重阳诗会就听说了他们,结果也没见到他们露面,这次倒是见到了二人。

    “哦,我就是家里有事,着急离开,而且我不胜酒力,此时有些醉意,所以我还是回去的好。”

    高顺说的和颜悦色,本来他心中确实有些不悦,但在他背出序文之后,就全部消失了。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过是个游戏,非要搞人身攻击,高顺其实不想出风头,奈何这些人非要逼他。

    不得已高顺又出了风头,但也得罪了不少人,如果他此时不离开,弄不好会成为众矢之的。

    二人看着高顺的表情,有心挽留又不知怎么开口,他们都是有学之士,来这里是真心切磋学习,所以更亲近有真才实学的人。

    “要不,我们也离开吧。”卢思道说道。

    薛道衡:“集会还没进行一半,我们此时离开不好吧。”

    卢思道:“都是些附庸风雅之人罢了,就在这里还不如回去温书。”

    薛道衡看了看众人,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转身对高顺道:“小郎君,不如我们换个地方如何?”

    薛道衡这是邀请高顺,高顺想了一下点点头,在场除了这两个人外,其他人连龙套都算不上,他们的名字都懒得记。

    三人离开漳河边,找了一家酒肆,初春时节外面还不是很暖和,南方的习俗传到北方,也不是那么太合时宜。

    找了个房间,三人盘腿坐下,一人煮了一壶酒,功夫不大上来一盆狗肉。

    看到眼前的狗肉,高顺眼前一亮,要说狗肉可是好东西,温热滋补,只不过后世舆论压力太大,很少有人吃。

    然而古人却不管这个,尤其是这个时候,狗肉算得上是难得的美食了,高顺是王府公子,自然不觉得什么。

    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猪肉难吃,羊肉太贵,能吃一顿狗肉,已经是难得了。

    陶锅下的泥炉,继续加热着,卢思道举杯道:“之前听小郎君的名字叫李大宝,恐怕不是郎君本名吧!”

    当时那书生嘲笑高顺,高顺丝毫不在意,二人当时也没当回事,后来却反应过来。

    高顺闻言举杯,笑道:“卢大哥果然聪明,李大宝确实不少我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