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花椒蒸梨

    躺在了床上,春娘才发现原来自己有择席的毛病,翻来覆去烙饼似的足折腾到半夜,方才朦胧睡去。结果也就睡了不到半个时辰,主院那边就派了个小丫头过来叫她了。

    “羁哥儿闹人呢,夫人叫你过去哄孩子,你快着些。”小丫头传了话,头也不回地跑了。

    春娘打着哈欠坐了起来,也顾不上梳头,把一头青丝胡乱绾了绾,批了件小袄就赶紧往上房去了。

    上房灯火通明,翠果怀里抱着天赐正在房里颠着小碎步来回小跑着,边跑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念叨着歌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她已经跑得气喘吁吁语不成调了,可却不敢停下来歇歇------只要脚步略慢些,怀里的小娃子就立刻哼哼唧唧地哭个不停,还边哭边咳嗽。

    另几个丫头也没敢闲着,将天赐主仆俩团团围在中间跟着来回走,有的手里拿着拨浪鼓,有的举着个布老虎,还有的拿着块栗子糕,嘴里发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一起哄着天赐。

    淳于氏显然也是刚刚从梦里被迫起身的,头发凌乱,身上穿着水红绫子袄裤,顶着两个黑眼圈,坐在床上不停地打着哈欠,神情看上去萎靡又烦躁。

    “别停下来,继续跑啊,别让他再哭了!”

    “跑那么快干嘛?没瞧见羁儿咳嗽着呢?”

    “他不吃那糕,换一个去!”

    “把那老虎拿开!杵着羁儿的眼睛了!”

    “……”

    她暴躁地拍着床,不停地发号着施令,一屋子人被她指使地团团转,丫头们战战兢兢,小孩子哭哭啼啼,乱作一团。

    春娘才一走进屋子,屋里所有人就像看见了救星一样双眼发亮,齐声道:“来了来了,羁哥儿的饭来了,这下可好了!”

    翠果早已累得满头大汗,看见春娘就像半夜里捡了个大元宝,客套话都免了,二话不说立刻便将天赐转移到了春娘的怀里。

    春娘心里暗暗感慨这萧家哄孩子的阵仗也太大了些,当下也顾不得什么,接过天赐赶紧宽衣解带。可是这次哺乳却非常不顺利,天赐喉咙里像拉风箱一般呼噜呼噜响,咳得很厉害,神色恹恹,没吃两口奶就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

    淳于氏急了,迭声叫常嬷嬷:“去把临行时陈太医给我写的那各种药方子都拿过来!”

    常嬷嬷答应着,慌忙去开箱子找药方。就这一会儿功夫天赐又咳了四五遍,小小的一个人儿看着面白气浮欲哭无力好不可怜。

    春娘怜惜地摸着孩子的小手小脚,又给他揉胸摩腹开胸顺气,便见常嬷嬷已抱着一个黑漆匣子急急地走了回来,打开匣子里面满满的一箱全是药方。

    淳于氏面露踌躇之色,硬着头皮从方子里挑挑拣拣,看一个撂下一个,犹犹豫豫地自语道:

    “二陈丸行不行呢?这是理气和胃化痰的药,应该对症吧?现成的丸药家里就有,不用配去……”

    随即又摇头:“便是对症,那个药丸子羁儿也吃不下去啊……”

    常嬷嬷试探着建议:“那个小青龙汤可以吧?我记得陈太医掉书袋时说过,它解表化饮止咳平喘效果好来着?”

    淳于氏忙忙地检出小青龙的药方一看,嫌弃地撂到一旁:“里头有麻黄细辛,小孩子家如何吃得?”

    常嬷嬷不甘心地又拿起方子研究了半晌,迟疑道:“我看这方子上陈太医注着“酌情加减”呢,要不然,派人出去找个大夫来给哥儿瞧瞧……?”

    淳于氏拧着眉哼了一声,“酌情怎么酌,加减多少那些江湖郎中懂吗?君臣佐使相须相恶他们明白吗?他们能读过几本医书,若是开错了方子可如何是好?”

    常嬷嬷不敢再言语,主仆两个拿着一堆药方继续在那里苦苦研究。麻杏石甘汤、桑白皮汤、理中丸、甚至四逆散都看了个遍,研究了半日皆不得要领。

    淳于氏便埋怨常嬷嬷:“当日太医院的那些太医们日日换着拨儿地来府里给羁儿诊脉瞧病,一天能来八趟,你在旁边看了这么久也应该看明白了啊!怎么现在还是什么什么都不懂呢?”

    常嬷嬷讪讪地红了老脸,嗫嚅道:“普通常见的方子倒是也看明白了一二分,复杂些的就实在是……谁曾想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早知道的话老奴当初拼了老命也要留心着好好学一学了……”

    淳于氏实在无计可施,只得对翠果说:“去书房把你爷请过来。”

    话音才落,萧岳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

    春娘见他外面就随便披了件外氅,衣带也没系,直接能看见里面穿的月白中衣;中衣的交领松松两合着,露出脖颈和前胸一片平滑紧绷的麦色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