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6章 废塔中二人对坐,江边院细听分…

    苏裴勤的小院竟然就建在江边,临江的那面院墙之下的崖壁上明显有一道印记,应该是在夏季水涨之时被浸染的。

    周玖良紧走几步,靠近了去看,又围着院墙四下踅摸,折返回来说道:“有古怪……”

    宋渊也接话道:“确实,这一路走来,愈发荒凉,几处宅子都无人居住,院内杂草丛生门窗歪斜。而且刚才指路的人你们还记得吗?好像那人也不是很拿得准这姓苏的住那儿啊?”

    我回忆着指路行人的话:沿江边小路往东,行至无人处,再过三户荒宅,见竹林乃停……

    眼前的院子四周没有邻居,而房屋和院墙的样式也极尽简易,像是用仓库改造而来。

    近半亩的竹林立在院旁,随风飒飒作响,更显萧瑟。

    周玖良稳了稳心神,随即大摇大摆前去叫门,跟着便听见一阵低沉的呜呜声。

    听来像是被堵了嘴,又想发出声响引人注意的声音。

    会不会是苏裴勤说的哑婆婆?

    不等我们想出对策,门内传来一句青年男子的声音询问:“谁人叫门?”

    周玖良装作没听到刚才奇怪动静的样子,平静地说道:“苏公子你开门呀,三风华楼出了事儿,我们不知情,才将将出门游玩,回去就被那些嫖客把房间硬抢了,无处落脚,只得来叨扰你了。”

    门分左右,来者却不是苏裴勤。

    而是马凤英!

    只见他上身赤裸,灰头土脸的,而院中仅有的几间平房,门窗大敞,物品翻倒,一副被人洗劫了的模样。

    马凤英一把将周玖良拉了进去,又急忙摆手叫我们也别站在屋外,似乎很怕被人发现。

    院内确实只有马凤英和哑婆婆两人,而老婆子现在被反绑双手,关在一间低矮的厨房内,半个身子能从窗户处看到。

    马凤英率先开口道:“你们刚刚说三风华楼出事了?”

    周玖良明显对他不是很信任,反而要他先说为何会在这里。

    马凤英神情懊丧,欲言又止:“说了你们也不会相信的……”

    宋渊安慰道:“马兄且说说看,就算他们不信,我愿意信你。”

    我却总是被厨房里关着的人分了神,于是要求他先将人松绑。

    “郭少爷,这婆子不是我绑的……你听我先慢慢解释。”

    马凤英这才将事情一一道出。

    原来昨夜分别之后,马凤英与霞姨、老孙同行返回三风华楼,却一直惴惴不安,总觉得那草龙会再作什么妖孽,便再次折返废塔,想依着残存线索,寻找怪物的栖身之地。

    来至废塔之外,却见一点微光正缓缓上移,像是有人掌着灯在爬塔。

    他摸进塔内,寻声靠近。

    忽听有人叨咕着什么“果然是像,能惹得那畜生如此兴奋”、“这回捡到宝贝了,说起来还多亏了洋鬼子的画报啊!”。

    聊天的声音断断续续,马凤英四手四脚伏地爬楼,终于在塔的第三层内发现两个身穿黑色斗篷的人影,正对坐一处。

    其中一人已将斗篷的帽子取下,却背对楼梯口,故而没能看清是谁。

    另一人虽面对楼梯口,却始终被兜帽遮住了脸,也无法辨认身份。

    两个男人之间的桌上,灯光昏暗,无茶无酒,情景似乎有些微妙的紧张。

    未带帽者发辫有些花白,听声音也知道年纪不小了。此人话比较多,一直喋喋不停,言语中尽是得意与兴奋。

    “哼,当年要找个人,可比登天难。士农工商问个遍,大江南北走个遍,也不见得能寻来。现在倒好,画报上一登,人自己就来了。”

    对面阴影中的人声音较为年轻,大概不过而立的年纪,听闻此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是登报找的人?”

    “怎么可能呢?!禾老板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况且就算是他见了报,能自投罗网么?我是跟报社的主编要了个职位,安插了当年在三风华楼做事的伙计进去。你还别说,那小子眼力和记性都不错,只用了短短两年,就找到今日这个道士。”

    -------------------------------------

    马凤英说到这里,咬牙切齿地说:“我当时就该察觉不对的,规州虽说与我们总坛相距不远,但此前从未听闻有什么来往。而且霞姨和老孙这类的信众,天底下千千万万,怎可能来一个就管一个?那我们燃灯教不得忙死?!”

    周玖良嫌弃他东扯西拉,连连催促让把塔内神秘人的对话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