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6.公孙鞅的理想


    身为卫国公室一员的公孙鞅,实在不甘心自己的祖国成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

    公孙鞅自懂事以来,便寻找着让国家强大的办法。

    他自信他找到了。

    他从法家刑名学说中找到了让一个国家迅速富强起来的方法:实行法家治国,废除世卿世禄,无功者不受禄;奖励耕战,只有立功者方能得利,并实行弱民之术……。

    他也自信自己能够担当得起挽救日渐衰落的卫国的重任!

    他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自己能够登台执政,成为左右卫国命运的主宰者,一定能大功告成。

    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改变卫国频临被列强蚕食的命运。

    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是让他屡屡碰壁,让他徒唤奈何!

    因为不是嫡子身份,他无法成为国君。

    那也行。

    他希望辅左国君,或者辅左某一位执政大臣也行。

    只要有舞台让他施展就可以让他满足。

    为此,他到处兜售自己的变法强国之策。

    但,无一例外,都遭到卫国君臣们的冷遇。

    公孙鞅的变法之策,要求贵族们放弃自己的封地,要求无功者不受禄……

    这严重损害了卫国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他们怎么可能让公孙鞅拿走他们的蛋糕,让平头百姓去分呢?

    公孙鞅在卫国游说十年,一事无成。

    公孙鞅蹉跎十年,人也快要步入中年了。

    最后,公孙鞅又去找君父做了最后一次游说,仍是迎来当头一棒:

    “你小子哪里是想强国?你是巴不得让咱卫国早点折腾完吧,你一个庶子,成天讨论国事,是想干什么?谋权篡位吗?”

    公孙鞅第一次感到惊悚,感到嵴背发凉。

    也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了,不彻底打破旧世界,便无法实现变法图强的理想。

    但要想打破旧世界谈何容易?

    公孙鞅决定等待时机。

    卫国是待不下去了。

    公孙鞅已经引起了贵族们的憎恨,一旦与自己血缘关系疏远的新君继位,必将性命不保。

    公孙鞅只好离开卫国,离开自己的家园。

    这是他人生最为灰暗的日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公孙鞅告诉自己,真正属于你的人生舞台是在不久的将来!

    请相信,上天早就为你悄然安排好一切,眼前这点儿挫折,不过是你迈向辉煌进程的小插曲罢了,你不必太在意。

    公孙鞅志向不灭。

    他又来到魏国,投靠在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

    本来打算做出一番成绩,却不想在魏国也是遭受打击。

    公叔痤多次向魏惠王举荐公孙鞅的才干,都被魏惠王拒绝了。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