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741章:私人恩怨

    张亦隆现在根本没空理会这些外人的看法,刚出蒙古包的他就被站在大车旁的于硕气到了。

    此时的于硕不仅没有披挂鳞甲,就连铁网甲也没穿,只套一件牛皮软甲。

    张亦隆双眉紧皱,“你这是怎么回事?”

    于硕嘿嘿一笑:“你是大帅,你上去说几句就行了,穿盔甲太热了。”边说边看冷水手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张亦隆无声的叹息了一声,明末草原上,别说空调了,连个电风扇都没有,虽然能让人扇扇子,可穿越三人组都不习惯让别人伺候,还是习惯了一切自已来。

    “行吧,那我来,”张亦隆知道一路急行军赶来,无论是于硕还是远来的振威军主力,实际上都已经很疲惫了。本来按张亦隆的想法,就不用折腾什么点卯了,可于硕却说这是给那些新兵看一下振威军的气势。

    几步跨上大车搭成的平台,张亦隆看着眼前三千大军,有些莫名的感叹,自己穿越之前只不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连排级军官,现在居然指挥了一个加强团,虽然说装备和战斗力都远远不及自己指挥过的武装侦察连,可人数多是实实在在的。筆趣庫

    身后的姜玮没张亦隆那么多想法,他手中的小红旗一挥,身后的信号兵就吹响了手中铜号。

    本来按照振威军营制,到营点卯是要全营列队入营的,只不过这一次营地建好之前,各营实际上已经入营警戒了,所以这一次的点卯只是让各营列队、亮旗就行了。

    号声一停,战鼓声马上响起!

    标营旗手率先快步跑出,手中的大红旗迎风招展,烈烈作响,旗手跑到大车前,高喊道:“振威军标营到营点卯!全营到齐!”

    张亦隆敛容敬礼。标营全体将士齐声高呼三声:“振威!”“振威!”“振威!”

    呼喝声伴随着兵器和盔甲的碰撞声,仿佛大地起惊雷!

    第二个出列的是举着黄色大旗的步军前营旗手,他跑到大车前的旗手同样高声喊道:“振威军步军中军营到营点卯!全营到齐”

    张亦隆还礼,中军营齐声高呼三声“振威!”

    第三个则举着镶黄边的红旗的步军前营旗手和举着镶黄边红旗的步军后营旗手前来点卯。

    等两名旗手归队后,张亦隆扭头看向站在大车旁的于硕,振威军现在虽然号称是三千余众,但实际上作战能力差别是比较明显的,步军诸营中战斗力最强的自然是老兵最多的标营,排第二的是中军营,再往后是前、后、左、右四营,现在于硕带到此地居然有四营!那么留在苏木沁板申的就只有左右两营,是不是太少了?

    于硕轻轻摇头,表示没事,小胡搞得定。

    张亦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步军之后是两面长夫军军旗,分别是镶白边和镶黄边的黑旗,前者代表的是长夫军负责各种战斗任务的工炮营,后者代表的是负责各种后勤工作的辎重营。只不过两位旗手只说了到营点卯,没说全营到齐,可见其中大半人力是留在苏木沁板申中。

    最后到营点卯的则是新建的骑兵营,旗手举的是黑底金星三角旗,很有特色。张亦隆还是第一次见到,暂时还不知道是谁的主意。

    远处的新兵们都被眼前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别说这些前几日还是牧人或是农民的板申百姓,就是两家镖局的镖师和趟子手都感觉到胸中好像一股气在汹涌奔流。

    草原上已经有几十年未有如此雄壮的汉家男儿组成的军队。

    曾几何时,大明边军也能连年搜套,打得蒙古骑兵远遁漠北,可如今,大明边军连边墙都不敢靠近了。

    现在眼前就有一支足以与蒙古精锐一决雌雄军队,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

    就在这一刻,许多人下定了自愿从军的决心,这是张亦隆和于硕都不曾想到的。m.

    此时的张亦隆在脑海中快速的计算了一下,标营现在基本满员了,360余人。中军营还没达到满员,只有400人出头,前后两营加在一起也不过800多人,这样算下来,抵达此地的振武军步军可用之兵有1500多人,算得上是主力尽出了。

    到营点卯的长夫军只有700多人,张亦隆估计其他人应该和那些前来投奔自己的板申百姓在北方扎营。

    除去这些从军月余的“老兵”,剩下的就是站在营地东南角的一千余新兵了,看到他们散乱的队伍,张亦隆就一阵头大,真不知道古代将领或农民起义军领袖是如何把这样的队伍带上战场的,难道真是用的战场淘汰法?

    等各营旗手重新归队后,张亦隆举起了手中的铜制扩音器,“各位同袍兄弟们!我知道大家今天都很累了,所以我只简单说几句。”

    “解散后,各营的营官率哨官和队官去新兵营挑人,顺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