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正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林筠萱伤到了脚,为了避免落下病根,第一个月何翠芳不准她下床自由活动,所以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房间里呆着的。

  虽然她人出不去外面,但她也没闲着,每天都想着如何赚钱和改善家里的伙食。

  这不眼看着马上就到暮春了,这个时候也还是挖春笋的好时节。既然大蟒山山脚下有这么茂密的一片竹林,肯定有不少竹笋的,去挖点竹笋回来改善下伙食也好,说不定还可以晒笋干卖钱呢。

  因着赵大林家主要靠种田吃饭,每年交完徭役税银后,所剩无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段时间以来每天吃饭不是菜糊糊,就是粗粮杂面的,连一点白面也没有,更别说可以见着白米饭和肉了,说句不好听的,这嘴巴里都可以淡出鸟来了。

  想到做到,林筠萱把挖竹笋的想法跟大家说了后,何翠芳马上摇头说道,“我们以前也去挖过竹笋吃,这个竹笋一点都不好吃,又硬又涩,还有一股怪味道。村里都没人喜欢吃。”

  林筠萱一听乐了,这么说竹笋都没什么人会去挖的啦,更别说做成笋干了。这可是一门赚钱的好买卖来的。估计他们的做法不对,所以竹笋才那么难吃。问清楚了何翠芳具体的竹笋做法后,更加证实了她的猜测。

  “芳姨,你放心好了,你们尽管去挖竹笋,回来后我教你做炒鲜笋,保证好吃。”林筠萱自信满满的说道。

  何翠芳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但是看林筠萱样子也不像瞎说的,犹豫了一下还是带着赵安和赵云儿去山脚下的竹林里挖竹笋了。

  未冒头及刚冒头的春笋最鲜嫩。何翠芳按照林筠萱说的,找到枝叶茂盛翠绿的健康的成年竹子后,在其周围寻找泥土松软,微微隆起的地面,或者是开裂,裂缝有一个中心,并向四周延伸,用脚踩时土壤松软的,那里肯定有春笋。确认下面有春笋后先用锄头将周围的土刨开直到看到春笋的根部,对准根部用锄头锄断,将春笋连根挖起。

  由于挖笋的人少,竹林里有很多春笋,半个时辰后他们就挖了满满两个背篓的春笋了。

  把竹笋运回家后,何翠芳在林筠萱指导下处理晚上要吃的竹笋。

  先将竹笋清洗干净,再用刀将竹笋一分为二切成两半后,将笋衣全部剥下后,用刀将竹节和根部的硬皮和不好食用的部分去掉。把竹笋切成几段,放入烧开的水中煮至六成熟后取出,放置菜板上切成丝状,这样处理过的竹笋吃起来是没有涩味的。

  何翠芳炒好了一盘竹笋后试吃了一块,不由得眼前一亮,这竹笋又鲜又脆,跟他们之前做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萱儿,你说的方法做出来的笋怎么一点都不硬,也不涩?”何翠芳好奇的问道。

  “因为竹笋中含有大量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在烧炒前焯水可以使竹笋中的大部分草酸分解掉,这样不但不会影响钙质的吸收,还会除去涩味,提高口感。”林筠萱不假思索的答道。

  “啥?草会酸吗?什么钙?”何翠芳听得云里雾里的,对林筠萱话里出现的新名词很纳闷。

  “没什么,你记住就是焯水后可以去除竹笋的涩味了。明天我们把剩下的竹笋处理一下晒成笋干吧。”林筠萱一时口快差点露馅了,赶紧带过这个话题。

  “好啊,我们明天晒笋干。”炒鲜笋这道菜的成功,让何翠芳有了信心,一口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何翠芳和赵大林忙完地里的活后,她就开始着手处理竹笋了。按照前一天的方法,她把竹笋切开去掉硬皮和不好食用的部分后,把竹笋切成小的长条状,然后放入锅中焯水,焯水后过一遍冷水,再放到笸箩里拿到太阳底下晾晒。

  刚好这几天天气好,经过三天的晾晒后,笋干做好了,林筠萱便让赵大林拿到镇上的收山货的店铺去卖,没想到老板却不愿意收。原来这里的人都没吃过笋干,也没人卖过笋干,自然而然的,也没店铺肯收笋干了。

  林筠萱有点无奈,晒好的笋干只好留着自己吃了。等她赚到钱后就去买点五花肉回来焖笋干,那味道也是一流的,想想都流口水了。

  虽然卖笋干这条路走不通,林筠萱也不气馁,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办法赚到钱的。

  她见何翠芳空闲的时候会做些绣品拿到镇上的布坊寄卖,不过何翠芳手艺不算特别好,一般绣的是荷包或者手帕之类的,款式普通,很久都卖不出去一两件,也卖不了几个钱。

  林筠萱不擅长针线活,没办法帮忙做绣品,只好根据前世看过的一些时装杂志和时装秀,挑了一些可以用于刺绣的,简单又比较古典的图案,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来给何翠芳看,让她照着绣在荷包或手帕上。因为款式新颖,颇受镇上的姑娘喜爱的,倒能卖个好价钱,帮补了一下家里,林筠萱这才心里好过了些。

  第二个月,林筠萱的脚好了很多,何翠芳允许她可以到院子里溜达一下了,于是她每天都到院子里晃悠一下,活动一下筋骨。

  从院子里往西边望,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大蟒山。林筠萱不由得打起大蟒山的主意来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岗头村离大蟒山这么近,不去山里采点可以卖钱的药材,抓只野兔什么的,林筠萱都觉得对不起这片奇山峻岭了。

  可惜她的脚还没好利索,她没办法自己进山,不是迫不得已赵大林他们也不会冒险进山。上次他们会在山里救了她,也是因为家里揭不开锅了才冒险进山去的。

  既然现在靠山不行,那就靠水吧。林筠萱又把主意打到了流经岗头村的小溪。

  现在是暮春时节,雨水比较多,这个时期不管是天气也好,温度也好,相较于之前都舒服了很多,而且雨水还让水中的氧气增加了,鱼是趋氧的动物,自然那些水中的鱼也会更加活跃了,此时去捕鱼,肯定有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