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秘密守护者 第六章 丁香姑娘

    承担社会责任前,性是自然的青春的热情,原始、冲动、万事由心、不管不顾;成为有责任的社会人之后,性需要经营,隐密、算计、可有可无。这是后话。陈安娶萧玉为妻,多少有些青春冲动的记忆。

    认识萧玉之前陈安有过初恋,那是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陈安喜欢老乡戴望舒的句子,尤其是《雨巷》。

    戴望舒撑着油纸伞,没有逢着梦里丁香一样芬芳而忧愁的姑娘。陈安没有油纸伞,却偏偏在断桥边邂逅了风铃。

    风铃,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那是四月的天,西湖的初荷开得娇羞隐密,晨曦里,颤巍巍地沾着水晶般的露珠,娇俏可人。

    照例在湖边晨跑的陈安一边心里嘲笑孤山早起吊嗓子的新手放不开的破锣音,一边想着前一天导师的谈话。

    导师的意思是让陈安六月份毕业后,继续读研,而且是去京都深造。学校有推荐生的指标,陈安符合推荐的每一条。

    读书是陈安强项,是上天赐予的天赋。按母亲的说法,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做状元的料,随便翻翻书,考试成绩就是前三名。试卷是出卷者的逻辑,天赋者其行动方式永远踩在正确的逻辑点上,所以出众。

    “拿出书本,划重点。”文科老师千篇一律的考前语自有其实践经验的道理。

    读研,陈安的人生计划里的确有那么一笔。可是,他有些犹豫。许是人生过于平淡顺利,他想先工作几年,走出象牙塔,尝试一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再考试。

    “小陈,生活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一旦工作,生活琐碎得会碾碎你所有的热情和追求,会侵占你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再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供你学习和思考。”

    导师让陈安不要急着做决定。那个年代,高学历的公民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读书是普通公民获得社会高层地位和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陈安非常认可这种公平竞争的社会现实。他有自信,自己会在这竞争游戏里脱颖而出,成为掌握命运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