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1、第十一章

    按照李恪昭所言之意,西院那些人是要用在他生死关头保命的,那是他将来从蔡国全身而退的关键,也是他质子生涯最大的秘密。

    岁行云明白,他忽然交付彻底的信任,允许自己进入西院随叶冉习武,绝不会只因她醉后说了两句好笑的狂妄胡言。

    定然还有别的原因。

    但她也知,李恪昭既拿她不记得的酒后胡话来做托词,她若再往深了问也无意义,他不会告诉她真正原因。至少目前不会。

    于是她从善如流地装傻,欢欢喜喜接受了李恪昭的安排。

    岁行云想起一事,忙问:“我今日需出门一趟,公子是否腾得出随行之人指派于我?”

    当世民风对女子言行有诸多约束,父族或夫家门第越高,女子所受钳制越严。

    若无家中主事者允准并指派专人随行,女子独自出门会被视为教养不足的粗野之举,非但要受讥笑指摘,还可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来”此已有半年,大面上的规矩岁行云都懂了。对于许多糟粕陈腐,她虽心中不屑且厌,却碍于目下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天换地,只能尽量照规矩来。

    李恪昭自手边书箧中拿起另一卷书简,口中漫应:“你要做什么?”

    “您看,我自明日起就得上午习武、下午识字,想必之后不会有太多闲暇时,”岁行云道,“虽说要避嫌,可苴夫人昨日在宫中到底帮了我,我今日理当登门致谢吧?”

    李恪昭稍作沉吟,颔首道:“只此一回。看得出你与苴夫人投缘,但你若时常过府与她走动,素循必成惊弓之鸟。”

    “是,”岁行云打量着他似乎心情不错,便又多问一句,“那匠人,可脱手了?”

    提起此事,李恪昭脸色顿时沉凝,摊开竹简时手上略微使力,振出哗啦响。“素循枉为一国公子,果敢决断竟还不如你一半。”

    他这番评价用词可谓极尽克制,但对苴公子素循的失望之情还是溢于言表。

    若经素循之手将那匠人送回苴国,于苴国可是大功一件,届时苴国君臣必定对这位质蔡数年的公子另眼相看,设法用别的公子换他归苴都不是没可能。这对素循显而易见是大大利好。

    可昨日在宫中他却含糊其辞,既未让李恪昭着手安排将人暗中交给他去安置,却也未一口推拒,连累李恪昭也落得个进退两难。

    岁行云站在原地沉思片刻后,开口道:“公子勿恼。此事我虽帮不上忙,但正所谓旁观者清,我有些看法,若说得不对,公子权当我酒还没醒。可好?”

    李恪昭抬头看向她,平静眸底隐有兴味:“愿闻其详。”

    “民谚说,一样米养百样人。素循虽怕事,但我想,苴国总不会只有素循一位公子,也不至于个个公子都谨小慎微吧?”

    岁行云略微踌躇后,还是选择了直言。

    “说白了,您只需将那匠人脱手给苴国,困境立解,剩下的事便与您无关。既如此,交给谁不是交?此时无论苴国哪位公子将那匠人带回,其在苴国朝堂的地位都将扶摇直上。只要苴公子们得了消息,自有胆大者愿富贵险中求。”

    “苴国只素循一位公子在这仪梁城,”李恪昭面无表情道,“出仪梁北门,到最近的苴国边境城池杜雍,来回也要近三月。”

    等别的苴公子们得了消息,再做好周密部署、暗中派人潜入蔡国王城来接人,说不得半年都过去了。

    而眼下卓啸对那匠人极其重视,若再等三五日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想必就要撺掇蔡王下令搜城。

    半年?那时恐怕李恪昭坟头的野草都已丈把高。

    “看来,还是只能从素循着手。呃,您就当我没什么都没说,”岁行云摸摸鼻子,“时候不早了,您看指派哪位随我去苴公子府?”

    “你打算两手空空去致谢?”李恪昭淡淡瞥她。

    岁行云面上顿时讪讪,她习惯了“与人相交贵在诚心”,上辈子甚少在意这类繁文缛节的细处。

    甩着空手登门致谢,这种可笑事……别说,她往常还真干过。

    李恪昭没好气地轻嗤:“让飞星随你去。叫他从府库中取两匹霰花缎、一砖雪顶茶做致谢礼。”

    “您不是派飞星出门探底去了么?”岁行云不解。

    她进书房前遇到飞星,飞星说李恪昭让他去探齐氏与国相府对岁敏不闻不问的缘由,他怕是脚下蹬了风火轮才能回来得这样快。

    “他手底下有人,又不必亲自出去,”李恪昭低头展开案上书简,“他在影壁旁的树上盯梢,你自去寻吧。”

    岁行云离去后,李恪昭目光落在书简上,口中却道:“出来吧。”

    斜后方的屏风处应声出来位高壮魁梧的中年男子,目光如炬,肤色黝黑,简朴的粗布短褐也掩不去他通身那股肃杀之气。

    “叶冉,你知我素来用人不疑。今日此举,下不为例。”李恪昭头也不抬地冷声警告。

    叶冉抱拳应诺。

    李恪昭又问:“听也听了,你对她做何评判?”

    “她很古怪。虽面对您时态度恭谨,却并非唯唯诺诺,既敢想,也敢说,光凭这点,就不像希夷岁氏养得出的姑娘。”

    叶冉以舌尖抵了抵腮,神情复杂。

    “确如公子所言,她与咱们这几年见过的蔡国女子大有不同。”

    当世女子多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之道,尤其以蔡国等中原几大国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