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我难道是反派

    现在的居住环境也不容乐观啊,这里是个小渔村,专门偷税漏税用的,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收税种类最为繁多、预征税收时间最长的一个时代。曾有人笑称,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后,还欠着大陆几十年的税收,因为在民国的时候,税收就已经提前征收了几十年了。《让子弹飞》中就真实反映了民国的税收乱象。

    那民国时期都有哪些税收呢?多到你想不到,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无货不税,无物不捐”,所有你想到的都要交税,你想不到的,上级也替你想到了。

    比如说种地,除了常规的粮食税等,你用的锄头也得要交锄头税。人一天离不开吃喝拉撒,但是你要用茅厕,对不起,要交茅厕税。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是你死了要进棺材,对不起,要交棺材税。

    农民捡粪当肥料,交粪税。军阀为了挣钱让农民种罂粟,农民不种的要交懒税……

    有的农民仅仅一种东西就能有数不清的税种。拿养猪来说,猪小的时候有猪仔税,在养的过程中有牲畜税,在宰的时候有屠宰税,即使宰之前捆猪的绳子都要交税。

    可以说,上级在你养猪的全过程都对你“细心呵护”,把所有你想不到的环节都给你想好,一个漏税的环节都不能少。

    税种繁多本来就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了,民国时期很多军阀还把税收的日期一再提前。

    民国时期出现税收繁多而且预征时间提前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由于军阀各自为政,在自己的地盘里有很高的权力,所以可以随便征税。

    而且各个军阀为了增强实力,争夺更多的地盘,不断地扩充兵力,这就需要更多的军费来养活军队,军阀之间的混战更加需要大把的花钱。所以各个地方军阀就拼命压榨百姓,比如当时山东的张宗昌就被人称为“三不知军阀”,既不知道兵有多少,不知道钱有多少,不知道姨太太有多少。

    税是随便加的,正经做生意交了税,你东西要就比别人贵,因为本金增加了,但是那些大家族是不用缴税的,家里有人在军队才能称得上大家族,税都是当地跟军阀有勾结的大家族订的,他说收多少就收多少。然后层层分配。

    这个小渔村就是用来偷税的,商人在城里签订合同货款,在这里卸货,然后雇马车拉到港口装船,货物不是在港易只是在港口装货,只要收一个入城费就好了。

    小渔村经过十几年下来,发展成了一个坞堡,时代的特色和平年代就是镇子,战乱时期就是坞堡。

    如果你去欧洲旅游过的话,经常会去参观各种各样的城堡,这些石头建筑既可以安家落户,又能防御敌人的攻击,是欧洲骑士文化的象征。有人说,中国没有骑士,所以也没有这种城堡。其实不然,类似的建筑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