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章 步步机心寸寸情(三)

    “金山寺,应该是个寺庙吧。”奚梅细细回想,“自我记事起,好婆就很不喜欢那些个寺庙的和尚,说满天神佛只知道受人间香火,哪里有空来管一管人间疾苦,还定出那么多清规戒律,罔顾人的七情六欲。”她摇摇头,“连带着我也不喜欢,爱恨嗔痴哪能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控制的。我曾听闻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可见好婆是对的,那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着实令人讨厌。”

    朱棣忽然想起道衍和尚提及奚梅祖母的神情,约莫猜了个大概:“那我们就不去寺庙,我着人找一条小舟游河去,好不好?”

    奚梅只觉得连空气中都有甜蜜的味道,露出真心的欢愉笑颜道:“好。”

    朱棣和奚梅走了出去,见到刘辰正在院中候着,不觉一怔:“你怎么在这里?”

    刘辰奴颜婢膝地跪下道:“回王爷的话,不知王爷今日有何差遣?下官特在此恭候打点。”

    奚梅虽不像昨日那般,却仍然是不自在,朱棣欲快些将刘辰打发走:“你去西津渡口安排一条小舟,本王今日打算游河,不想扰民,也不必安排人跟着伺候。”刘辰如受皇恩般欣然领命而去。奚梅悄悄在朱棣耳边笑:“我现在觉得有权势也没什么坏处,想要什么,说句话就能有了。”

    朱棣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吩咐三宝拿一坛初蕊酿和准备些碗碟,拢着奚梅的肩膀往西津渡口缓步而去。

    西津渡的街市依旧喧嚣,三宝一路买了些糕点带着,手上的东西便有些多。奚梅走过去从他手上接过一些,三宝意欲推辞,朱棣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他只得由奚梅接了过去,奚梅分了一点给朱棣,朱棣自自然然地顺手接过。

    一叶木舟停在渡口,小舟的中间有一个顶棚用来遮风挡雨,渡口只剩下刘辰一人在候着,看见朱棣过来,记着方才交代的话,“不想扰民”,一时间,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更看见朱棣手上还拿着东西,他迎上去也不是,不迎上去也不是,虽还是早春的季节,他却慌得脑门上豆大的汗珠子一颗颗地往下掉,慌忙对那小舟上的艄公道:“还不赶快将船靠过来。”

    说话间朱棣和奚梅已经到了河边,朱棣也不顾他,自行上了小舟,伸出手来扶住奚梅上了小船,三宝随后跟上。刘辰愁容满面地小声对三宝道:“马先生,这艄公要给您留着不,总不好叫您亲自动手啊!”

    三宝看向朱棣,朱棣略一颔首,三宝对刘辰温和笑道:“这艄公就留下吧,有劳刘大人费心了,主子这里有我伺候,刘大人您先去忙。”

    刘辰抹了抹自己的汗珠子道:“好,好,若有吩咐,请马先生随时来知会一声。”

    镇江府地处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与京师隔江相望。山矗水清围绕,河流在金山,焦山,北固山蜿蜒流淌,波光潋滟。

    风和日丽,时而有成群的大雁自晴空飞过,偶有江风吹来时,两岸刚刚冒出嫩黄色枝叶的垂柳依依因风而起,透过柳条远远望去,二人立在船头,仿似偶尔驾临人间的神仙眷侣叫人艳羡不已。

    一叶扁舟往山水深处荡去,晓春乍暖还寒,群山中浅浅深深的绿一层层地铺开。有钟鼓声漏过青峰轻轻传来,青山绿水间风光渐好,绿杨枝上晓莺啼,燕子忙忙碌碌地正在垒着自己的巢穴,峰峦之上,香雾环绕。一阵山风微微拂来,带着丝丝的寒意,奚梅只顾沉醉,未曾察觉,朱棣温柔道:“站了这样久,早春的风还有些凉,我们进去坐坐。”

    奚梅微微一笑,如春水泛波,欣然道:“好。”

    回到顶棚下坐住,奚梅仍是贪看两边的景色,朱棣替她斟了一杯酒道:“这是初蕊酿,喝不醉人,却能暖暖身子。你很喜欢这里的风光么?”

    奚梅接过朱棣手中的酒杯,轻抿了一口道:“嗯,这便是金山了吗?”

    朱棣笑:“我也是第一次来。”朝着那艄公道,“船家,敢问,这是什么地方?”

    那艄公有些年纪了,一口浓重的江淮口音:“这位公子想必是外地来的,镇江有三山,金山,北固山,浮玉山。我们如今正途径北固山前往浮玉山而去。要说这北固山,可是有不少典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