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节 庙会百态

    ::::梆子胡琴响起来,戏开演了。

    ::::一阵小锣紧敲,台子中央碎步走来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丫环,不知说了些什么,就立在一边。

    ::::又一阵小锣慢敲,走上来一位打扮的端庄的,长的十分秀丽的小姐来,碎步轻摇,慢慢悠悠的,并开始唱。

    ::::先小声,再大声,等放开嗓子后,这二郎庙四周都能听的清清楚楚,而且字正腔圆,唱的十分好。

    ::::台下四周静悄悄的。

    ::::原来唱得是《西厢记》。丫环小红娘正陪着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的后花园中烧香,又是说又是唱,自是十分热闹。

    ::::反正过去的戏里面都有花园,什么观花报花名,为地是展示女孩子的聪明:比如张五可报花名;比如,二相公买水里面,丫环在哪里报花名;牡丹亭里面杜丽娘不是也在花园里面做梦吗: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

    ::::名花异草,委实秀丽得紧啊。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

    ::::不过这里唱的是西厢记,唱的是: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

    ::::其实台上唱的好辛苦,但是台下很少有几个人能听懂他唱的是什么。

    ::::戏台上演的热闹,台下看的热闹,还有那些卖茶饭卖油饼子油旋和卖油果的生意做的红火热闹,更有那些年少不懂事的娃娃们打打闹闹地乱添热闹。

    ::::……

    ::::且说这戏台隔着庙坡的大坡拐弯处的垴畔上,人早已挤的满满的了。又有一个瘦小穿的破衣烂衫的八九岁的女孩子背了个浑身穿的稀稀烂的粘满黑泥的两岁大小的娃娃想从豁口往上挤,却被豁口一个高个儿十来岁的女孩子拦住了:“这是我们家的垴畔,不许你来!”

    ::::那背女孩的女孩回嘴:“那么多人能上来,我为什么不能上?我就要上来!”

    ::::豁口里的女孩子道:“我不让上,你就不能上!”

    ::::两人一递一句,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豁口里的女孩身边还站着个两个男孩子,见那背娃娃的女孩累的气喘息息,一个劝道:“姐姐,他们怪可怜的,让他们上来吧。”另一个光拍着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