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局势4

    跟来的总管太监在殿外候着,晋王与晋王妃一同走入内殿,文敏静再次闻到分别的气味,怎么躲也躲不掉。

    “臣携内子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莫轩逸跪在年轻的皇帝面前,接受着他的恩赐。

    “皇兄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坐在高座上的皇上笑容满面的说着,“母后才刚病愈便惦记着晋王妃,想来是想着有着陪着才好的格外快些。”

    “臣不敢妄言。”莫轩逸复而转首对太后下跪,“儿臣携内子拜见母后,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孩子,如此的见外作甚。快快起来……”太后同样带着笑意说道,“今日召了国舅来,就是想商议皇上选妃之事,再加上在皇帝平辈中只有你这一个亲王,皇帝自然是什么好的都要想要晋王。哀家看晋王妃也是个明理亲切的好儿媳,妻子在外也是要替夫君考虑的,晋王妃,你认为哀家说的可对?”

    “太后千岁说的自然是这个道理。”文敏静心中的悲伤自然是要掩饰的滴水不漏,女子三从四德中有着“忌妒”之德。

    无论是谁提出,她都不能提出反对,更何况那人还是当今的太后娘娘,在殿中的人都是如此的举足轻重,一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

    “静儿在哀家身边,哀家自然会替晋王好生照顾的。府中的那位侧夫人,轩儿还是少接触的好,堂堂亲王不能丢了皇家的颜面。”太后亲切的拉着文敏静的手,目光对着莫轩逸却有着警告之意,“晋王先暂且留下来吧,挑一个配得上亲王身份的世家小姐为侧夫人。”

    “儿臣谨遵母后懿旨。”莫轩逸恭敬的回答,眼中却带着些冷漠,这一切被一旁沉默的丞相看在眼里。

    “母后真是如此怕儿臣不应此事,才急着把皇兄从宫外请来?”上座的皇上笑道,“皇兄,你好歹替朕劝劝母后。”

    “皇上,您乃一国之君,后宫久久不立皇后,不选妃子,后宫得不到充实,又怎能早日诞下龙子。老臣力谏,请皇上三思。”沈丞相撩袍跪着说道。

    “舅舅你跟着母后起哄。”皇上略带顽童般气味的指责。

    “臣复议。”莫轩逸跪在沈丞相一旁说道。

    “妾身虽不懂这些国事,但世人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请皇上三思。”看着那两位举足轻重的人都跪下,文敏静哪还能坐着的理,心中想着该说的话也跪了下去。

    “朕一个人哪里是你们几人的对手,母后今日是找了些好说客。朕还纳闷,今日早朝竟没有任何大臣提及此事,没想到是在这等着朕呢。”皇上随意的往下看了一眼,“你们也都别跪着了,快起来吧。母后,您说什么儿臣都依您,以后可别如此劳师动众的了。”

    皇上起身,莫轩逸、沈丞相和文敏静都退至一旁,太后笑盈盈的看着皇上离开。

    这个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怎样的性情,怎样做才不触及他的底线,自然谁也没有比她更了解。

    在太后的主导下,晋王夫妻和沈丞相的辅佐下,太后很容易将困扰朝堂上臣子的问题给解决了。

    皇上走后,殿内各怀心思的人也都一一离开,这场戏唱完,各个角色都要适时的退场,这才叫聪明人。

    皇上将身后一干太监宫女远远甩在后面,只有叶扬一人跟着。

    “皇上,您这又是何必呢。就算您这样做,晋王也不一定会感激您的。”叶扬在殿外,以他的武功和听力,自然能够听到殿内的谈话,唯一不解的是皇上在殿内的一切行为,明明他可以完全避免被太后逼着选妃。

    “朕的皇后,朕的妃子,甚至是朕身边的下人都不能以朕的意愿而为。朕已经不自由了,或者是这样的皇位让朕变得如此。”皇上淡淡的说,语气中有着不同于他年纪的沧桑,“朕不自由了,何必拉上皇兄一起呢。再者,朕阻止不了太后党羽在晋王身边安排人手,但最起码能够让最大的那个暗处变成明处,免得再次发生像阮姑娘那样悲伤的事情。”

    “皇上您难道不明白吗?他想要的,是您的……”叶扬的话语被皇上打断:“正因如此,所以朕都给他,无论是他还是她。”

    “臣会陪在皇上左右。”叶扬肯定的说道,至那次以后,他已经决定要好好保护这个少年。

    这样的少年,并没有用权势做利于他的事情,只为了自己想要保护的人。皇上,不知道该赞扬您,还是该说您傻呢?

    “我有幸。”少年笑着说道,带着阳光。

    宫中选妃之事,旨意上有太后和皇上的印章,自然也是件礼成的事情,礼部带着人马浩浩荡荡的奔向各个地点通知知府,一层一层的告知之后,礼部尚书才带着些笑意。

    皇榜贴的最醒目,连带一旁的禁婚令也备受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