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章:此子大才,万万不可送去敌营

    老夫子想了想:“就以百姓为题。”

    百姓?这个简单,我上小学就会了。

    季怀安脱口而出:“种春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老夫子点了点头,露出满意的神色。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老夫子表情僵住,顿时头皮发麻。

    北凉国年年征战,苛捐杂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即便四海之内没有闲田,百姓依旧吃不饱。这不正是当下北凉国百姓的现状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后四句一出,老夫子如遭电击,身体微微颤栗着,有种想要跪拜的冲动。

    多么朴实无华的辞藻,不仅画面感十足,而且包含节俭的深意。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诗,好诗啊。”

    老夫子轻声念着,细细品味着,激动得全身发抖。

    旁边的禁欲系女人的表情也变了,漂亮的大眼睛看着季怀安,仿佛是在看外星人一般。

    她虽不懂诗词,但如此朴实的辞藻还是能听懂的,千古佳作不是吹的,诗词带来的共情感,让她强烈的震撼着。

    特别是在这个农耕时代,除了王公贵族外,所有人都是农民出身,悯农这首诗,太有代入感,太能引起共鸣了。

    良久,老夫子才慢慢平复下激动的心情。

    “这首诗,可有名字?”

    “就叫悯农吧。”季怀安答道。

    “悯农……这名字取得好,取得好。”老夫子的眼眶涌现出泪花。

    再看季怀安时,老夫子的表情又变了,眼神中带着一丝崇敬。

    女人的表情也变了,多了一些柔和。

    季怀安老脸微红,心生惭愧。

    “抄诗装逼,无奈之举,请华夏诗词先贤们勿怪。”

    随口两首诗震慑住了老夫子。

    老夫子看着季怀安,深深地叹息了一声,似是在为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感到可惜。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个年轻人的最终归宿了。

    接下来,老夫子没有再考校诗词,而是转口问道:“之前看的兵书,可还有印象?”

    “还有一点。”

    南楚国的那些兵书,写得比较粗糙,比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吴子》、《六韬》之类的兵书差远了。

    他几乎没什么印象,但也不能说什么都不记得。

    “对用兵之道,可有感悟?”老夫子又问。

    “略有……一些吧。”季怀安心虚。

    “以五万,对五十万,如何取胜?”老夫生考校道。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具体情况?说说看。”

    “若是在山区,可将队伍分散开来,打游击战……”

    “何谓游击战?”老夫子皱起眉头。

    “游击战就是……可以理解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老夫子想了想,点头赞同,“继续说。”

    “若是守城,只能坚守不出,等待援兵,同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视线……若是在平原,那就只能逃命了,若是马儿跑得不够快,那就是死路一条……”

    老夫子眉头拧成了三道渠沟。

    “说错了吗?”季怀安稍一思忖,补充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以五万对五十万,若是在平原作战,不跑难道等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