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章 chapter10

    方莘哑口无言,乖巧地接过了柳拾忆手中的试卷,前往沧澜楼。

    她跟在柳拾忆的身后,并未言语。

    楼梯台面上,有学生啃着包子,手里拿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也有人背着书包刚刚才来。

    “你知道唐老师办公室的位子吗?”柳拾忆陡然问道。

    方莘眉梢微微挑了一下,“等着你说呢。”

    柳拾忆看了眼手表,“这个时间办公室还没开门,你放门口的桌上就行,记得拿旁边的书压一下。”

    方莘点头,反问:“行,那你去哪?”

    “你可以跟着我去看看。”

    你了不起,方莘扫了眼柳拾忆手里的纸张,“让我猜猜看啊,你要去广播站是吗?”

    她和柳拾忆并不顺路。

    一中有两个校区:新校区和老校区。

    老校区里住的是新一中的学生,新校区里住的是老一中的学生。

    虽然都是一中,但方莘所在的老一中是省级的重点,新一中则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市级单位。

    但,老校区很美。

    雕梁画栋,碧波小桥,这些都不是新校区望尘莫及的。况且还有那孔子像,那宽阔的松树道,遮天蔽日,满园盛景。

    多年前,未迁校区时,外教喊老校长为president,为的就是那媲美大学校园的景致。

    电视剧的取景有许多来源于老校区,譬如钟楼,譬如枫叶林,再譬如阶梯喷泉。

    老一中的文科生在那儿小高考、高考,每每望见那些有着四百多年沧桑岁月的老松树都会才思泉涌,往往能出佳作。

    新校区也有优点,它占地面积很大,设施比老校区完善得多。

    或是有意在人文方面也要媲美老校区,新校区里的每栋楼、每个湖泊、每座桥以及每一颗树都有着雅致的名字。

    文雅的沧澜楼不过是一栋普通的办公楼而已。

    广播站所在那栋楼则辉煌壮观,几十层的阶梯两侧是红翠交杂的园圃,红旗招展,但没有文雅的名字。

    方莘望着柳拾忆的背影,莫名想到曾经编造在作文里的一句话————

    对于真正强大的人,一切的修饰都是花里胡哨,天边浮云。

    譬如那栋大楼,譬如柳拾忆。

    每周一七点会有升旗仪式以及优秀学生代表讲话。

    此刻,高二那两个小班已经被放羊式地赶了出来,松松散散地站在年级大队的最前面。

    “大家好,我是高二文科一班的柳拾忆,今天”

    可能世界上有一种病叫做“噩梦后遗症”。

    方莘现在听柳拾忆的声音,就感觉有个魁梧的壮汉提溜着她的脑袋,手起刀落时还在贴心地唱着哄睡曲子。

    她血溅三尺,柳拾忆模样的壮汉则面无表情地抹了把满脸是血的脸。

    她在心里默默“啧”了一声,刘顺安拍着她的肩膀,低声训道:“领队就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你把外套脱了给我。”

    方莘不清楚刘顺安是出于什么心思,开学那天劝她当班长,现在又给她安排了一个领队的职务。

    大概是出于人道主义救济的心思,对差生进行帮扶?

    她问:“您确定?”

    “升旗仪式的时候不穿外套,我帮你拿着。”他两只胳膊一伸,上面满满当当地挂着刚刚收集到的校服外套。

    怎么说呢,老刘这个人的可爱之处已经渐渐被她发掘出来了,骨子里有那种文人的愤世妒俗,对她这样走关系的人自然是满满的鄙夷,对大家则是那种严父模样,面冷心热。

    具体表现在:刚放个了小假,班级的空调就装起来了。

    所以说,看人不能太肤浅。

    方莘已经脑补了一出大戏————

    两|党|纷争,为了心中大义而不得不掩藏自己真心的地|下|党|员同志,同运输大队长进行友好交谈,然后诱骗天真无邪的蒋大队长交出关键信息,造福全体同胞。在忍受多年的谩骂之后,终于沉冤昭雪。

    说简单点就是————

    老刘不让她们用小风扇就是为了“压迫”学校给“继子”高二苦逼狗装空调。

    当然,这很扯。

    文小班在短短地一周内就和老刘达成了和解,简直是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这些年市区禁烟花炮竹,大家就地取材,用嗓子代替了礼炮。

    升旗仪式列队前呆在教室里的那半个多小时,文小班晨读的分贝可以跨越两间教室,久久在理小班的天花板上盘旋。

    而她站在后门口,在掌声中被老刘加冕为了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