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灾后重建

    “逝者安息,生者惜福。我有什么资格自怨自艾呢?毕竟,我已经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了啊。”

    “抛开金钱、名利不说,我还有心脏的跳动,还有家人的陪伴,还有冰面和冰迷的支持,我还有很多很多。”

    “能活着,不就已经很好了吗?”

    “我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也应该做很多事情。”

    再次转过头来看向织田信成的,是一个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也更加有神韵的少年。

    至于那只落跑的冰墩墩,他也一定会找出来的。

    至少,他要弄清楚,预知地震还有那股莫名的熟悉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至少,无论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都要亲口说句谢谢。

    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实验室

    抛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身份,羽生结弦还是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人类科学部的“优秀校友”。而他的毕业论文《基于无线惯性传感器式动作捕捉系统的花样滑冰应用相关的可行性研究》,作为特别寄稿,经过缩减后,收录于《人类科学研究》一刊中。

    羽生结弦的这篇毕业论文,指出了未来花样滑冰ai打分的可操作性。当时也被很多外界媒体解读为——是否是羽生结弦向花滑人为打分不公正的“宣战”?

    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数据来验证感觉,通过数据来提升技术,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推动整个花滑的进步。

    他此次前来拜访母校的目的,正是为了继续自己本科毕业前的研究,并向加藤实验室提出合作的意向。

    早在一周前,羽生结弦已经把自己的论文发给了早稻田大学加藤实验室的现任负责人——加藤隆史教授,并初步提出了想要合作的想法。

    因为他了解到自己的母校——日本早稻田大学是日本研究机器人较早的大学之一,特别是加藤一郎教授创立的加藤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位于世界前沿。

    “加藤教授,此次前来,我想继续和您谈谈关于合作的事情。”

    “就像我本科的毕业论文里阐述的那样,我觉得现在花滑的打分系统过于依赖裁判的主观性,这在赛事中绝对是有失公允的。”

    “花样滑冰虽然是体育运动,但却有艺术分的打分标准。现在,这些标准还有些许模糊之处,如果能通过ai等技术,在没有任何偏见的状态下打分,那么我们前进的方向也自然会显而易见。”

    “这样的话,也许就能实现‘既是体育运动,也能客观地对艺术面进行评价’的世界吧。”

    “所以我想继续这项研究,当然仅凭我一个人,是很难推进的,所以才有了和贵实验室合作的想法。”

    加藤教授自始至终都没有插话的意思,而是耐心地把坐在对面有些局促的男生想表达的想法听完。

    “一周前收到羽生选手的信件,我还以为发错人了呢,但是看完你的论文,我突然就明白了你的想法和目的。”

    “可以看出,羽生选手对花滑真的是‘一生悬命’,通过‘自己研究自己’的方式,来试图推动自己以及整个花滑领域的进步。”思虑良久,加藤教授缓缓开口,“真的很伟大呢。”

    “最近我们正在和中国的一家实验室一起合作一个关于3d动作捕捉的科研项目,这个项目正好和你的诉求很接近。”

    “如果项目成功,那么这个发明成果同样也可以应用到花滑的打分领域。”

    “所以,祝我们合作愉快。”说着,加藤教授向面前的男生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羽生结弦感觉自己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些,就这样十分顺利地加入了这个名为mc(motioncapture)的项目。

    “哦忘记自我介绍了,”亲自把羽生结弦送到学院门口的加藤教授突然神秘地笑了,“其实,我也是您的冰迷,粉籍8年了哦。”

    这次羽生结弦彻底愣了,8年?那岂不是从索契奥运会就入坑了?

    合作谈完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毫不吝惜地把所有的金色光辉都洒落在人间,也洒落在男生逐渐远去的背影上,彷佛天使下凡般美好。

    “以后的路,请继续加油吧,我们会一直支持你,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加藤教授满脸慈祥地目送着那抹金黄。

    只是不知道,这个mc系统,即便成功了,能不能被冰协以及世人所接受呢?

    如果神明可以听到他的祈祷,那么请对这个孩子温柔一点吧,他值得世间一切美好的存在,因为他本身就很美好。

    加藤叹了口气,回到实验室,让助理吉田英士负责和羽生结弦以后的项目对接,包括对项目背景、计划以及合作实验室的介绍,并及时告知羽生需要做的事情。

    刚刚回到家的羽生结弦就收到了来自于吉田英士的邮件,邮件的主题是介绍mc项目的背景以及合作的艾力实验室的主要情况。

    “mc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动作捕捉系统,相应的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3d行为捕捉、深度恶习等。完成的mc系统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安防以及鹰眼打分系统等。”

    ok,fine。除了最后的“鹰眼打分”是他相对熟悉的之外,其他专业术语还有领域简直是完全的不了解。

    即便自己肯定不会负责深层的技术实现,但作为项目的核心人员,这些概念上的东西肯定还是要了解的。看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又要开始啃书了。

    干巴爹,羽生结弦!

    坚信自己一定会在这个项目中起到很大作用的羽生结弦,满怀期待地继续往下翻着邮件,只是随着内容的下滑,类似于“英语脸”的苦笑越来越明显。

    “中国艾力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9月,位于中国北京。实验室以国内顶尖科研团队为基础,致力于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主要研发方向包括生物识别与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智能感知理论与应用等。”

    好的,他知道合作的实验室位于中国北京了。

    至于其他的,ok,fine。

    光标继续下移,羽生结弦终于看到了和自己最相关的那部分。

    和他预想的一样,交给他的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为项目模型提供花样滑冰的动作数据。谁让他的跳跃都是接近教科书级别的呢?某人满意地自我肯定着。

    随后被标红的“紧急”吸引了注意。

    去北京?

    两天后??

    原来项目组决定在两天后派遣所有的核心人员,一同前往中国的艾力人工智能实验室,参与项目启动仪式,并就接下来的项目计划做出详细地讨论。

    被加藤教授钦点为“项目核心人员”的他,自然也在需要前往中国的队伍中。

    要他,前往北京吗?

    就挺突然的。

    短短不到两个月,又要再一次地,踏入那片土地了吗?

    去直面自己逃避了很久的情绪,他真的可以做到坦然吗?

    羽生结弦合上电脑,看着桌上摆着的□□熊纸巾盒,上手rua了几下它的大脑门,喃喃自语道:“噗桑,你准备好和我再飞一次北京了吗?可是我感觉自己还没做好心理建设,要怎么办好呢?”

    意料之中的没有等来答复,他静静地在桌前坐了一会儿,随后果决地把瞪着两只圆眼睛、正笑得憨态可掬的噗桑放进了行李箱。

    你看,虽然嘴上说着想当逃兵,但身体还是很诚实地做出了回应。

    两天后,羽生结弦随加藤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乘坐ana专机前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