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 皇天后土

    而在南武国的南面则是另一个国家南蛮,之所以称之为南蛮,其实说白了就这个地方的人还没有开化,没有自己的文字,很多还都处于蛮荒时代。其国君是南蛮国内一个比较强大的部族首领,其他的小部族都是在这个大的部族统领之下。

    由于南蛮所在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崇山峻岭,所以也很少有国家能够把兵锋指向南蛮并且也不愿意去这片蛮夷之地。那里不仅仅有丛山的阻隔,更有数不尽的瘴气和野兽,每一个都是凶神恶煞,遇之必死。

    虽说南蛮只有五百万人口,但他们只有侵扰周边国家的份,周边国家也只是在南蛮侵扰的时候做些抵抗而已,却不能去对其进行反击!因为反击也就意味要深入南蛮过境,可是在南蛮那千里的国土之中,生存本身就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情,更不用说要率领军队在如此艰苦的地方作战了。所以南蛮也就做起了这犹如打家劫舍一般的勾当,对此还不亦乐乎!

    在南武国的东面则是宋国,人口大约有六千万。由于靠近大海,最发达的就是盐业,皇天浩土的大部分盐的供给就是靠的宋国。虽说没有南武国那么富庶,但也是整个皇天浩土第二大富国。

    宋国东面靠海,西面和南武国接壤,至于北面的狄国和南面的南蛮,虽说也发生战争,但和西秦的发动的大规模战争而言就不值一提了。因此整个宋国一直倒是很安定,很少有大的战争发生,因此整个国家的国民也都习惯了和平的生活。

    在宋国建国的近400年中,发生的最大规模战争就是在200年前和南武国争夺南蒙山脉之战了。因为南蒙山脉处在南武国和宋国的边界线上,横穿南北,绵延数千里,是南武国和宋国的一道天然的边防线,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南武国和宋国都势在必得。

    为此双发也都是下了血本,宋国几乎把全国的最精锐的部队都投入进去了,并且还紧急从全国各地征来了大量的青壮年,总兵力达到一百多万;南武国也是不甘示弱,不仅仅把西部用来抵抗西秦的10万精锐部队抽调到东部边境来和宋国进行争夺,又从全国征兵50万,并且用贿赂的手段借狄国50万草原骑兵南下攻宋,加上本来就驻守在东部边境线上40万的南武国军队,南武国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50万,可以说宋国就兵力和战力来说依然处在劣势。

    在战争的初期也确实如此,宋国节节溃败,不仅仅丢了南蒙山脉,更是连连丢了50城。可以说宋国是输的一败涂地,并且南武国的兵锋指向宋国的都城濛城,宋国全国上下顿时都处在一片恐慌当中。

    还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宋国的这代国君算是宋国立国200年来相对来说比较英明点的国君了,听从大臣的建议,西联西秦,给西秦一重禄,借西秦之兵来牵制南武国。

    西秦也早就打算出兵了,在战争发生前,西秦就已经秘密从全国调集了大量的部队,甚至是把拱卫都城凉城的大部分兵力调到了西部边境,可以说只要秦王一声令下,西秦的150万雄狮就可以直抵南武国城下。之所以到现在还不出兵,要的就是宋国的求援,这样才可以在出兵的条件上获得更多的好处,无奈的宋国只有在许以重利之后西秦才出的兵。

    西秦的加入也就导致了战争的形式急转直下,越来越不利于南武国。南武国的西线边境线很快就被西秦突破,并且接连攻下南武国二十城。南武国不得不从东线调兵到西部来抵抗西秦。这样南武国在东线的兵力就略显不足。

    以此同时宋国发动全国总******,又从全国征兵50万,在宋国和西秦的联合夹击之下,南武国不得不放弃争夺南蒙山脉。虽说西秦想在这场战争中侵吞南武国,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也不知南武国用了什么手段,狄国居然又出兵40万骑兵从西北横扫西秦西北边境,西秦迫不得已不得不退兵。

    就这样这场持续了近两年的战争结束了,虽然战争经历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是各国在这场战争之中消耗颇巨,南武国更是元气大伤!

    南蛮国没有加入任何一方,反而趁着各国交战,突然出兵各国,掘的了不少好处。从此以后,各国也看明白了,谁也没有这个能力灭不了谁,各国的实力达到了相对的均衡。

    自从南蒙山一战后,各国都在养精蓄锐,后来的百年也没有再像南蒙山之战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了,各国也都进入了相对和平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