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初会老蟛蜞

    周得同能当到镇长背后多少也有点关系背景,当下带着几个乡亲凑了点钱去县城惠南镇走了一趟,回来满脸春风,伪县长卖他面子,二话不说就批了个番号给他,这意味着这几条枪在东洋册老那边就算是“合法”注册了,不会引来扫荡清乡。

    ……

    浦东地区有南汇、奉贤、川沙三个县,位于上海东南,夹在钱塘江和长江入海口之间,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40公里,三面环水,海岸线长158公里。

    这里的金山嘴、柘林等地从明朝起就是抗倭重镇,以明朝为背景的《玉蜻蜓》中有个仆人文宣,出逃后投军入伍,后官制金山卫三品参将,可见此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八一三”时,萝卜头就是从金山卫登陆,然后长驱直入,包抄国民政府守军后路。

    随着抗日战争的逐渐深入,尤其是武汉会战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大量日军被派往前线作战或守备重要城市及交通线,驻守浦东的日军数量也逐步减少,只有一千多鬼子守备队,布防在沿黄浦江的川沙、高桥、洋泾、三林,以及南汇、奉贤县城周围,扼守据点并不轻易出动。

    六场附近并没有鬼子兵,也就是周浦镇上驻有鬼子一个中队部,但兵力也就两个小队。

    极少量的侵略者和广阔的土地间的空隙,就成了各色势力粉墨登场的舞台,从现在开始祝为民也成了舞台上的一方小小势力。

    ……

    一阵鞭炮声中“南汇县保卫大队三中队”正式挂牌成立,简称“保卫三中队”

    祝为民被出人意料推举为中队长。

    道理倒也简单,镇上居民信不过号称是祝为民远房亲戚的冯、朱二人。

    毕竟是外来户,手里还有枪,万一要是“老蟛蜞”或者其他土匪派来的倒钩怎么办?

    就算不是谁能保证他们没有别的心思?

    让他们掌握队伍,风险实在太大!

    反过来,冯有福和朱志英也不缺心眼,他们也在害怕,生怕本镇居民仗着人多势众,先稳住他们然后伺机夺枪,枪一旦离手,自己的死活可就全落在别人手里了。

    于是就陷入“人怕鬼,鬼怕人”的死循环里,双方都有鬼心眼,也都知道对方有鬼心眼,相互防备,在民团组建的细节上无法达成一致。

    眼看谈判要黄,大伙忽然想起来双方虽然信不过彼此,可都信得过祝为民啊。

    于是文质彬彬的乡村小学教师,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赶鸭子上架。

    好好的竹布长衫腰间硬扎根巴掌宽的黑色牛皮练功带,上面腰里插着一支快慢机,这是冯有福硬塞给他的,以报答救命之恩,祝为民客气两句便收下,唯一的遗憾是没有配套的木壳,否则挂在肩上可比插在腰间要像样的多。

    至于这身打扮看上去不伦不类,他也顾不得了。

    其实,保卫三中成立前一天,周得同倒是带着全套崭新行头劝他换上。

    黑色香云纱外套,白汗衫,藕色扎裤脚管裤,外加那根半尺宽、两斤重的牛皮护腰带以及镀金表链子一根折扇一把,祝为民一见顿时急眼了。

    这要是扮上了,哪儿还有半点教书先生的样子,不就是标准白相人嘛?

    白相人已经是好听的说法了,实际上这就是地痞流氓标准套装。

    周得同原本还想摸出一支楠木烟嘴和一包三五牌香烟,让他时不时叼着抽上几口,眼看祝为民脸都黑了,也就没好意思继续开口。

    不行,不行,严重有辱祝家门风,坚决不行!

    周得同磨破了嘴皮也说服不了,只能悻悻走人。

    祝为民也知道情况紧急,也只能书生扮强盗,香云纱是肯定不能穿的,但宽板腰带束起来倒真是蛮舒服的。

    眼下带着十来个扛着真假汉阳造、铁砂火铳、甚至还有一杆前清时大抬枪的年轻村民,每日在镇上“武装”巡逻,执行起保境安民的任务来。

    祝为民对此哭笑不得,他性子淡然,不喜欢做这些耀武扬威的事情。

    何况,镇上还有几个孩子等他去上课呢。

    可周得同拍着手里泛黄的孙《孙子兵法》告诉他“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听起来蛮像回事。

    但祝为民觉得,周镇长这多半也是听书听来的,可想想倒也有几分道理。

    镇上居民见了这支队伍,脸上多多少少露出笑容,小镇日常沉闷的空气也被冲淡了不少。

    茶馆书场的的生意也开始回升,很黄很暴力的“昆山书”说完,听客还在上升,平均上座率能有五六十,说书先生和茶馆老板都开心的合不拢嘴。

    说书先生心眼活,鉴貌辨色,主动在夜场《白蛇传》中少不得添加了不少关于儒将祝为民的噱头与外插花,以讨好听客,效果斐然,这让祝队长在乡民心中的威信更加高涨,眼下已经有隐约追平辛弃疾的趋势了。

    冯有福和朱志英也很满意,镇上居民淳朴善良,他们也终于可以凭自己“手艺”堂堂正正吃饭,走路时腰杆子也不自觉的挺了起来。

    对镇里的普通居民而言,有了带枪民团后,日子能好过不少。

    东洋人要抢粮食,那也只能让他们抢,一个小队过来,带着机枪、掷弹筒,还有更多的黄协军狗腿子开路,平头百姓的拿什么去反抗?只能捏着鼻子认。

    实际上诸如老蟛蜞这路亦兵亦匪的队伍才真叫人头痛,熟悉民情,一刀下去能卸掉富户一条大腿,却有不把人往死里逼,说难听点,面对东洋人还有办法糊弄,毕竟外来户两眼一抹黑,大家该磕头磕头,磕完头哭穷,虽然总会被抢去不少东西,但至少还能留下些来。

    对上老蟛蜞这路人大家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你跑到哪儿都脱不开他的掌控,只能任其搓圆捏扁。

    很快,祝为民和南汇县保卫三中队就迎来了第一场硬仗。

    ……

    这天阳历五月初四,中午的太阳已经有点辣晃晃。

    祝为民带着“保卫三中”全体成员在吃午饭,不用自己花钱,这是“福利”之一,反正鱼米之乡,粮食不缺,河里也能摸鱼捉虾,间或还点炒肉丝或者油渣炒青菜,让大家开开荤。

    忽然,金小四从镇东头一路奔来,上气不接下气的道:“祝先生,祝先生,王路村的阿二来报信,‘老蟛蜞’又来了!还有三里路!”

    “走!”祝为民把碗往桌子上一放“全体……全体,起立,走!”

    这下就看出人员素质来了,冯大福和朱志英,立刻起身,随手抓起时刻不离身的汉阳造就是一个立正,然后小步跑到祝为民身边,一左一右把他夹在中间,好像庙里文殊普贤拱卫如来佛。

    其他成员则稀稀拉拉,有人还抓紧往嘴里扒拉饭,有人忙着穿鞋,还有个干脆吓得站不起来。

    冯有福大怒,一个箭步跳过去:“巴拉巴子,软蛋,给老子起!”说完左手一把揪住他对襟粗布褂子的领口硬生生把人从长凳上拽起来,举起右手就要抽嘴巴。

    “老冯,别动手,都是镇上的好小倌,没经历过大事情,别吓着他。”祝为民赶紧打圆场“现在先去处理掉‘老蟛蜞’,其它事情以后再说。”

    “娘冬菜”冯有福骂骂咧咧道“等会看爷叔给你们露一手!”

    冯有福虽然是奉贤本地人,但在国军队伍里混得久了,各种方言骂人以及殴打下属的坏毛病也都一个不少的染上了,这让祝为民很头痛。

    “老冯,你别冲动乱来,老蟛蜞在这里三教九流都兜得转,我们把他吓走就行,不要闹的不可收拾,否则真出事了,你们可以一走了之,这里还有那么多乡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