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6 16


    见不到她,我就去女人房里去。

    我都是天未亮去的女人屋里,而女人很轻易地就感觉到了我的存在,然后一直装睡。

    作为极寒之地的皇亲国戚,立后的喜事我还是得去参加的。

    上元节那天,我就去找了女人。

    我觉得女人的态度有了变化,放下心,就去极寒之地。

    由于父亲曾经脱离过极寒之地,领主,也就是我的叔叔,对待我也便是不冷不热的。

    极寒之地的新后,便是凌朝的九王女。

    看起来,九王女很得领主的喜爱。

    事实上,我对于自己事先定下那女人的行为还是很满意的。

    在冰晶宫里,我曾见过两个在青石镇所见着的宫女。

    其中一个,关系与女人不错。

    就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是没有想到那个名为阿珠的女人竟然会到这里来进行复仇。

    其实,她什么大动静都没有做。

    只是偷偷进了宫,然后在我的茶里下了毒。

    之后,我在我还清醒之际派人查过她的踪迹,却查不到。

    而当我醒来之时,我却见到了不应该到这里来的女人。

    番外  苏道生

    在亚虎,苏大夫与他的夫人的感情算是极好的。

    而且,此时,苏夫人已经怀了孕。

    但是,就是这个时候,这对夫妻冷战了。

    而起因来自与一封红色的请柬。

    小桃将要成亲了。

    苏夫人坚持要去参加喜宴,而苏大夫则坚持不能去参加。

    冷战到最后的结果是,苏夫人决定一个人去参加小桃的喜宴,于是趁着苏大夫工作之际,溜了。

    苏大夫最后在喜宴上才找到了苏夫人,一脸的怒意。

    于是苏夫人又被拽回了亚虎。

    生孩子的时候,苏夫人难产了。把苏大夫急得跟个什么似的。

    于是两夫妻就无条件地和好了。

    生下了孩子,两个人就回去苏家。又重新补了一个婚礼。

    苏家有四个大人,一个孩子,还有仆人管家若干。

    做苏家的孩子,那是最不受宠爱的。

    父亲不喜欢小孩子,因为生孩子的时候母亲难产。

    母亲不喜欢小孩子,那是因为天性合不来。

    爷爷不喜欢小孩子,是因为孩子会打扰到他和他媳妇的二人世界。

    奶奶不喜欢小孩子,是因为没有精力喜欢。

    仆人不喜欢小孩子,是因为孩子的哭声太扰人。

    管家不喜欢小孩子,是因为主人都把工作交给了他做。

    苏家的小孩就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慢慢长大了。

    苏家的小孩在两岁时,有了他的名字,原因是他在书房里看的《论语》中的句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于是苏道生的名字因此而确立了下来。

    三岁,苏道生被迫开始习字,赏听琴鸣瑟和,欣赏各式的话,听不同地域的语言,接触黑白二子,在他的房里摆放点着穴道的人体模型,闻辩药的气味,并且通过大人的帮助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柔软。

    苏道生是不同的。

    最为突出的就是苏道生不开口说话,而且并非是不会开口说话,他儿时啼哭的声音如此响亮,笑声是悦耳的童声。

    而且苏道生从出生起就无条件地学习那些另孩子觉得无法接受的知识,从不哭也不闹。

    正是因为这一点,苏家的大人开始对苏道生进行观察。

    苏家算是医家,两个大人同时发现苏道生的身体是存在问题的。

    那就是苏道生的感觉,苏道生的感觉作为一个孩子是极为不灵敏的。

    心理产生的标志是感觉,感觉的迟钝代表着心理弱于他人。

    而感觉的不灵敏确实无法治疗的,至多只能在后天的锻炼中使得孩子的反应能力变强。

    苏家的大人对苏道生的锻炼使得他变得极为敏感,苏道生已经将小心快速地观察身边的一切作为本能。

    苏道生习惯性地去记忆所有听到过的声音,这些声音的特征以及通常会产生这些声音的时间短。

    苏道生习惯性地去观察所有别人会忽略的细节,甚至连树皮的皱缩程度都记忆下来。

    苏道生会自动去记忆所有闻到过的气味,并且记录下来。

    苏道生从小就显出他的特别癖好,比如洁癖;比如声癖;比如不说话;这些都只针对人。

    有人对苏道生说话时,是绝对得不到他的青眼的,因为他从来会闭上眼睛。

    这样的孩子显然是不讨人喜欢的。除了苏道生的亲人以外。

    苏道生十岁就被迫离开了家去外面历练。事实上按照苏家的规定,每个孩子都必须在七岁时离家接受尘事的考验。

    而苏道生离开家后,除了一开始,之后苏道生都是远离世俗的,他几年来就住在崖边。

    当苏道生十八岁回家时,除了那双眼睛里的红光,其他几乎与从前完全不同了。

    何况苏道生的手里还抱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

    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心理产生的标志是感觉。

    复杂的心理现象统一于感觉(及其系统化、组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