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二章 名声

    刘婶子听着想了起来:“杜家那个老太爷还对陆家有恩,依照陆家人那副老实性子,还真不一定能怎么样。”

    “哎呦,可不是。就当初杜家老太爷在村口接了陆老爷子进村,陆家就记了这几十年。”

    “我可听说杜家那几亩地,一直是陆家几个给帮着收拾的,老两口都不用下地。”说这话的妇人揶揄的捣了捣一旁的刘婶子:“你刚不是说除了陆家还有谁家丫头这年岁不干活?喏,杜家丫头都快成陆家人养的了。”

    “嘿,还真是。这点恩情要说早该还完了,也就是陆家老实记恩。这怎么又找上了人家姑娘,可着一家人欺负呢。”

    好事者渐渐多了起来,互相对了对。陆家人虽说常年忙的脚不沾地,但在村子里的名声倒是极好。

    别的不说,单是养了自家生病体弱的姑娘十来年就值得敬佩了。旁人自己做不到,也不耽误旁人觉得陆家了不起。

    这一合计,还没搞清楚今日这事的来龙去脉,村里人的心便都偏在了陆家那边。

    至少陆家人给杜家做了什么,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做到这个地步还要被杜家老太埋怨,岂不是要了人家一家的命才肯罢休。

    当年杜家出事,说是两个老人上了年纪,但那会儿村里头差不多年纪的老头老太太一样下地干活,甚至干的比自家年轻人还利索。

    偏杜家那俩人躲懒,仗着陆家不会不管,心安理得的靠陆家养着,还有村里善心人家的帮衬。

    要知道,杜老爷子年轻时候便是个混不吝的,全是杜老太爷压着,这才改好了些娶了媳妇。生的秀才倒是个好的,可惜英年早逝。如今人越老越糊涂,粮食靠着陆家帮扶,平日里叫孙女上山挖野菜、竹笋什么的做吃食,还有那杜家老太,谁不知道她最听杜老爷子的话。

    天天拎着个小竹筐去村里挨家挨户的串门,又是哭自己的儿子又是说自家日子过得苦,时不时的还要抱怨两声陆家送的粮食不够精细,叫人听了烦闷,却也不得不拿些粮食青菜之类的将人打发了。

    叫她在自己家哭上一天,自家日子还过不过啦?

    “诶,马嫂子,你家汉子前些年不也帮着杜家做活吗?这两年咋没见着了?”

    马嫂子撇了撇嘴:“你们也知道,我生了四个娃都是小子,就稀罕人家那娇娇的小姑娘。这不,杜家那会儿出事,那女娃子哭的我心软,头两年见天儿的过去瞧她。”

    “我可是记得,那年你扯了自家的布给杜家闺女做衣裳,你家小儿子还和你闹呢。”

    “可不,我是真喜欢那丫头,自家有啥好的都挤出来给她拿一份。”

    一旁的小媳妇新嫁过来不久,好奇的问道:“那现在……”

    马嫂子面色不佳:“我给了她那么多吃的用的,到人家嘴里是拿了便宜货打发她,朝我说用不着我施舍。”

    “哎呦呦给我气的,那丫头身上穿着的就是我给做的衣裳,刚吃完我给摘的果子。不稀罕我施舍倒是把我送的那些便宜玩意儿给老娘吐出来!得了好处还卖乖,我呸!”

    不知情的人听了纷纷惊讶:“我的个老天爷,换了是我,有人给一口吃的我都得感恩戴德。”

    “咱可都是老实人,有好处拿不说有多感激,一句谢谢也是诚心说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