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十二章 学堂

    南河村。

    陆家资助的学堂已经开起来了。每日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少年少女们去到村头的砖瓦房里读书,不管是去镇上、或是下地里都能路过。

    原本说服那些顽固的家长们同意自家女儿上学,是一件艰难又无奈的事,但南河村出了个陆家,陆家又出了个陆云月,且这学堂都是陆家出的钱建造的。

    村里人虽说不知奶茶店出的新品都是出自陆云月之手,但只要去过镇上的昭月奶茶店的村民,便不可否认陆家那位尚未及笄的姑娘的风采。他们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觉得那姑娘光是站在那里,都仿佛发出光来,耀眼却不刺眼,温和又不失气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陆家赚了许多钱。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因此,当陆云月特意提出,倘若家中有女儿的家庭,想要送家里的孩子上陆家建造的未来学堂,必须儿女一同入学时,大多数人家都没有异议。而其他有些意见的,在听说了未来学堂中,不仅请了镇上一位无父无母的穷秀才教授读书习字、四书五经,还寻了一些上了年纪、但技艺不错的手艺人前来讲课之后,便也动了心思。

    自然,这些人都是着留在镇上的店里做店长的马嫂子细细挑选过的,最重要的便是品行,同时还请了村长夫人牛婶子作为监督。总不能各位乡邻信任他们陆家,送自家闺女前来学习,反倒叫陆家请的先生欺负了去。

    陆云月安排的课程,是第一个学期里,不论年纪不论男女,都要读书习字,匠人的技艺课程每日只有一节课。目的嘛,一是筛选一些有读书天赋的人,二则是给这些孩子一个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机会。

    第二学期开始前,则请几位先生为各位学生提供一份最适合的课程深入修习,自然,选择权仍是在学生自己手里,先生只是给出一份建议,且有两次机会转换专业。第三个学期及以后,便是确定专业课之后的深造了,除非在某个区域有极高的天赋,否则并不允许随意修改专业课。年纪到十六岁以上的学生,昭月奶茶店也会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

    至于学期,自然是以农忙和过年为界限,每年三个学期,每次三个月左右。

    陆云月清楚的知道,每个人的天赋、性格、适合的工作都是不同的。在她前世所生活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有机会能接受教育,同时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以后发展的道路,但这里不同。

    极大部分人仍在温饱线上下挣扎,或许会有人渴望走科举的道路来改变现状,但更多的人甚至连读书都是奢望,只是希望能吃饱喝足、家有余粮而已。

    正如南河村的百姓们。

    陆云月向父亲提议建造学堂、并提出请匠人来授课的原因就在这里。

    而要求子女一同入学,则是陆云月想要慢慢改变如翠萍一般的人的现状。至少给她们一点机会,让她们能多一种谋生的手段,在受到家庭或是婚姻的伤害时,有底气和勇气反抗,让她们能走出桎梏,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就像这学堂的名字一样。

    总归这学堂是他们一家出钱,便是前来授课的各位先生的工钱,都是走的奶茶店的账目。没有其他人插手,便不会受人制约,一切都是陆家人说的算。

    你若不满意,大可不送孩子来未来学堂。可去这学堂学习,自己不必出钱,又能叫自家孩子多一门手艺,甚至有些男孩有那读书的天赋,教出来个秀才……这可是无本的买卖,只不过叫自家闺女一起去上学罢了,且农忙时候,学堂还会放假,好叫这些半大孩子有时间给家里人帮忙。

    这还有什么不满的?

    因此,自打消息一传出来,各家都欢欢喜喜的赶去帮忙盖房子。虽说陆家已经付过了各位先生的工钱,但大多数人家仍是准备了些钱粮送了过去,总归是一份心意。待开始上课时,学堂外头围了一圈的家长,听着里面朗朗的读书声,有些人不禁湿了眼眶。

    甚至有不少外村的人听说此事之后,都赶了过来瞧一瞧,目光满是钦羡,倒叫许多南河村的人纷纷扬起了头,心里自豪极了。

    村长得知此时之后,给陆父写了一封信,得了回应之后,便告知那些外村人,未来学堂会逐渐扩大规模,第三个学期开始,学堂开放报名,本村人优先录取;不曾虐待、丢弃过女婴的人家优先录取,其他与本村人要求一致。

    临近的乡亲们各都欣喜若狂,他们或许已经没有机会了,可希望,在他们的孩子身上,未来,是无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