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0章团圆年

    一周过去了,明天就是春节。上午给江峰打电话得知我反复催促的高洪儒讲用材料终于完稿,就蹬上车赶紧去了七中。

    “高老师自己写了个初稿,我拿过来又改了改,如果觉得有不妥的地方你再修改一下吧?”江峰说着把材料递在我手中。

    “江老师这篇幅好象有些小?”我没细看材料的内容,可觉得拿在手中这五六页的稿子太短了点。

    江书记一脸为难,推辞说:“高老师说他没啥事可写了,鲁强你就给费费心吧?”

    虽说心中有些失落,可面对自己昔日的老师,只好应付道:“好,江老师有您这句话肯定没问题。”

    “过年了,学校分鱼我给你弄十斤。”临离开时在门外江老师突然塞给我一包东西,并帮我用细绳绑在自行车的货架上。

    回家打开一看是两样鱼,各五斤。一种是小脑袋扁圆身子肉滚滚的燕鱼,家里根本就没见过。另外是宽宽的大海带鱼,这可都是年宴桌上的稀缺物。

    “这是咋回事呢?”对老师送的东西我有些不解。

    翠花也纳闷地告诉:“刚才政府办张宝玉副主任派人送来一桶豆油呢。”

    “真是怪了。”我摇摇头,觉得自己只是组织部的小科员,也不能帮别人办啥事,为啥大家突然都高看一眼了呢?心里很纳闷又百思不解。

    “你们组织部前几天分了牛肉,粉条,蘑菇,白酒等,年货已样样具齐。看来今年过春节桌上的菜要比往年丰盛得多了。”翠花喜形与色地说。

    怕过年当天菜价太贵,我就和翠花去了北市场,可菜价已经成倍地上涨,几毛钱的黄瓜卖到了一块钱,那青椒,蒜苔价涨得更多。

    “咱少买点吧?过了初五就有卖菜的,价格也比现在便宜得多。”见青菜都这样贵,妻子有些舍不得花钱。

    最终俩人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儿,只花了十七块钱买几样青菜,就算办置了年。

    早年听姥姥说:“过年烟筒先冒烟,秋后高梁先红尖。”

    不知这句话准不准,可过春节谁不图个吉利企盼迎来一个丰收年呢?虽说自己已不是农民了,可这些年一直沿袭这样的习惯,所以早早的就起床了。过年要贴春联,办年宴不说,就连换洗的衣服也要准备好,都说头初五不好洗衣洗头的,今天要做的事情特别很多。

    昨夜下了一场不大的雪,早上已经雪过天晴。翠花收拾完屋子就开始忙碌早饭,我领着东辉拿着扫帚铁锹在饭前就把院子里的雪收拾干净。

    “春苗东辉你俩快把新衣服换上。”

    早饭后妻子洗衣服,两个孩子穿上了新衣裳,高高兴兴地蹦呀跳呀地在院子里追逐玩耍。

    “媳妇你操劳一年了,今天我做饭,也让你好好享受享受。”贴完春联就着手准备年饭。

    翠花上前来伸手掐住我腮帮子,撒娇道:“老公你今天是咋了,在外边没做对不起我的事吧?”

    “媳妇别闹,今天我要亲自下厨做几个菜,好好庆祝一下这进城后全家的头一个团圆年。”

    父母搬来了,户口也落在了城里,我鲁家已脱胎换骨地地道道变成了城里人,这不仅让屯里人看着眼馋,我这个当儿子的脸上也觉得光彩,所以这个年就格外兴奋。

    “只要你不嫌弃我土,就是累死我也愿意。”为了把这顿饭弄得更丰盛,翠花又扎起了围巾,俩儿一直忙乎到了午后。

    下午两点多钟年宴开席,十二个菜摆得圆桌上满满的。父亲端起酒杯瞅着桌上丰盛的酒菜高兴地说:“好日子来了,过去咱家在屯里那么穷,大人孩子受那么多的苦,真不敢想还会有今天啊!”

    “早些年那苦日子过的就别提了,过年买不起蘑菇,吃顿小鸡炖酸菜就算是最好的。”母亲一边品尝着鸡炖蘑菇,感慨万分地叨咕着。

    翠花给父亲夹了条油煎鱼放在碗里。“叔婶你俩都尝尝这南方的燕鱼好不好吃?”

    “这鱼肉头回见到,挺鲜亮这味道,别说还真挺好吃。”父亲吃了一口鱼,抬头跟大伙夸奖说。

    “来,过年了,愿叔婶健康长寿晚年生活幸福,也祝咱全家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强!”我举起杯来和父亲碰了一下,高兴地给全家拜年。

    “俩孩子小时候家穷,啥也捞不着吃,一年到头连个糖块苹果都见不着。”看着东辉和春苗吃得那么香,都啃骨头弄得两手是油叽叽的,翠花很内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