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5章脚踩两只船

    进入八月份无雨,天气持续高温不下,让满地的庄稼叶子都枯黄了。市委组织部刚挂牌,因处于与老松辽市的交接空档,这几天机关里都没事做。

    “听说机关党委孙书记去市政协做了秘书长,人家职务由科直接奔到了正处级……”部里有七八个人报名去市里工作,上班来大家就哄哄着上边调人的事。

    中午刚要下班,占祥部长推门进来了:“鲁强,你下午去农业局一趟,参加他们班子的民主生活会。”

    “这是咋回事呢?”部长离开后,我很诧异地瞅瞅耿福泉,他也瞅瞅我,可谁也没吱声。

    见科长出去了,董成林私下里问我说:“按理说到各局去参加民主生活会,派的都是干部科的人,若派你去的话,咋也得跟耿科长说呀,占祥部长怎会越过他亲自来点名呢?”

    “连你这个部里的老人都没弄明白,那我就更糊涂了。”

    “领导莫非要调你去干部科工作?”成林瞅着我猜测说。

    “好事还能轮到我?一点都没有可能的。”

    嘴上是这样说,我突然想起调来之前杨部长曾说我没有啥历史背景的事,谁都知道干部科的人要单纯一些,不能为社会上各种利益关系所左右,因为那样事必影响到对干部选拔的公正。从这方面考虑,我觉得领导是有这个意思。

    弟弟鲁钢在技校学习两年,现已毕业了。他电工专业很过硬,顺理成章地在县纺织厂做了电工组长。这让我很欣慰,觉得从地垅沟爬出来后,虽手里没权办不了大事,必竟还给家里做了点事,如此让村里人瞅着也好看。

    妹妹鲁娟正在县职中参加幼教专业培训,这多亏廉政文主任给校长董成山写了条子。可眼下就要毕业了,下一步面临着回乡找工作。虽说当初入学已在乡政府给鲁娟办了定向安置合同,可毕业后乡里用不用她当教师也是两说着。

    仗着与乡党委书记谭宝林的老面子,前天晚上去了他家,碰巧他不在,这件事我只和他爱人打了个招呼。

    回来心里还是不托底,坐在办公室老惦记着,就接通了他的电话:“您好谭书记!我是组织部鲁强。王文燕老师说了我找您的事没有?”

    “鲁老师,咱们都是教育上的老人了,这样吧?也不知道小学那边缺人不,你这事先有在这儿,等我看看情况再说好吗?”

    撂下电话,我正寻思妹妹的事呢,耿福泉下乡回来了,进屋指着我桌子上的文稿说:“张部长决定东岗镇这个经验材料改成讲演稿,过几天去市里讲用。”

    “刚刚写完,还以为可以交差了呢。”我打趣地笑了笑。

    自己知道,别说主管部长的决定了,就是他这当科长所言也得听,现在自己只有干活的份儿,你说初来乍到的,哪有话语权啊。

    第二天早上,耿科长进门就对董成林吩咐说。“成林,你把手头的工作先放一下,跟我去东岗镇搞材料去。”

    听此我满腔怨气,抬头正撞上对面成林投来的目光,实在不想呆在屋子里,因为我怕自己冷静不下来惹祸,就拎起水壶躲出门去。

    人在门外,站在走廊里隔着半掩着的门,我清楚地听到了屋里两个人的对话。

    “福泉,跟你下乡溜达一圈是挺好,不过这个材料是人家鲁强写的,我去了不合适吧?”成林看出了我的愤怒,他为我鸣不平,让我这心里多少还得到一点安慰。

    “这不寻思你要走了吗,咱哥俩出去散散心。你要是不愿意,那就一会儿让他跟我去吧?”

    我觉得科长这是见董成林要去市委机关了,知道将来或许会用到人家,为了在上头给自己铺路,他最近是对成林言听计从,似乎在极力缓和以往的不睦。

    “呸!”瞅着耿这样一身媚骨,真让我看不起他。

    星期天我正在给院子里的豆角浇水,原来长得绿油油茂盛的豆角秧,这几天没落雨,叶子全旱黄了。

    “在家干活呢?”铁大门当啷一声响,耿福泉推着自行车走进来。

    “科长您怎么找来了!快进屋吧?”

    从来没告诉过他家住在哪儿怎么能找上门呢?让我很惊讶,家里这破破烂烂的真怕他笑话,可没办法,只能把科长让进了屋里。

    寒暄了几句,他关切地说:“过几天成林就去市委办公室做秘书了,我也马上会下去到农村当乡镇长,张恩民你知道的,他连材料都写不了,科里再也没谁了。我寻思你也别被动地等着了,赶紧出面找杨部长谈谈,争取继续留在科里,半年之内肯定能当上科长。”

    “科长你真的要走?”我觉得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送走他后让我想了很多,凭来这里半年对他的印象,他的话自己真不敢去相信。觉得不能上他的当,冒昧地去找杨部长,他今天之举不外乎两种意图。一个是讨好自己,拢络人心;再就是怕成林这一走,我再调干部科,没人给他干活了。

    于是暗自告诉自己:“不能听他指挥,拖一拖,看看情况再说。”

    今天是周日,天气晴好,手头的几个材料压得很紧,让我很沉闷,几天来心一直放松不下,早饭后就到单位加班写了一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