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69章 工地挖出了文物(上)

    假期没结束,周进就和江一苇回到了运江。

    因为在京海商业购物中心的工地上,挖出了唐代的城市遗迹,文物考古部门当即下达了停工通知书。

    承建方,省三建公司的老总何永宏因为要出国考察,没时间处理,于是就给老朋友江同洲打了电话,委托他帮忙了解一下情况。

    江同洲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江一苇和周进,让他们尽快返回运江。

    工地上挖出了文物古迹,这事儿可大可小。如果是重大考古发现,项目都要彻底让路。因为这是祖宗遗产,不可再生,破坏了,就永远不可能再恢复了。

    如果是一般性的,那也要先停工,待到考古挖掘,把脉络理清楚了,确认不是什么重大历史遗存,那才可以复工复产。

    运江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历史上几度兴衰,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在战火后重生。

    在隋唐时,运江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沪海。城市规模和繁荣程度,仅次于都城长安和东部洛阳。唐朝灭亡后,大将杨行密曾以运江为都城,建立吴政权。南宋时,是作为朝廷在长江北岸的军事重镇,先被金兵数度洗劫,后又被蒙古铁骑蹂躏。南明朝时,史可法在此抗清,被多铎破城,狂屠十日,血流成河。康乾盛世后,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清军在此建立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三进三出,附带的后果,就是城市毁于战火。

    所以史学家都说,一座运江城,半部华夏史。在运江古城里,随便找个地方往下挖,都能挖出文物来。

    现在,京海购物中心的工地上挖出文物古迹来,一点都不奇怪。关键是要看,历史价值有多大,有没有就地保留的必要。

    在京海公司S省分公司总经理谷维苏的陪同下,周进和江一苇来到了考古工地,四周都已拉起了警戒线,附近还有民警在值勤,防止挖到金银文物,引来工人和附近市民的哄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主持考古挖掘的,是市文物考古队的李长风队长。周进认识他。以前拍过公安部门破获盗掘地文物的案件,采访过他。春节期间,周进因为抢险救援,被更多的人熟悉。所以,尽管周进戴着安全帽,顾长风还是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

    “周进,你怎么来了?”

    “李队长,我现在京海公司里做事,公司派我来打听情况。”

    周进直陈其详。

    “是这样的,这里应该是过去的一个生产作坊的遗址,年代上初步认为是在唐代,采取的是前店后坊式的。还有,周进,你过来看,这个应该是下水道,流向二道河方向,那里过去一直是护城河。你想像不出来,在一千多年前,古人修建的城市,下水道的直径就有一米多,当然了,这个下水道,是用砖头砌的,一米见方,上面可能是铺的条石板。”

    李队长谈起自己的专业,有些滔滔不绝。而江一苇和谷维苏最关心的是,这样的历史古迹,有没有原地保留的价值。

    但是,李队长偏偏不提这一茬。

    “还有,周进,你过来看,这里,当时应该是一口井,朝代上看,应该是宋代的,里面出土了瓷器、陶器,还有梳子、玉簪等等。”

    李队长蹲下身来,细心地把堆在地上一摊泥乎乎的东西,指给他们看。

    “整个工地,全部考古下来,要多长时间?”

    周进问。

    “这个可不一定,整个老二招,差不多四十多亩地,因为这是在古城保护区内,所以,根据规定,必须要先考古,后建设。要把这四十亩地,考古下来,估计要两三个月。你知道的,我们考古队,就这么多人,每天不吃不睡,也忙不完啊。”

    周进一听,顿时吸了一口凉气。停工两三个月,首先,年前建成投入使用的预想,肯定是要落空。其次,这个损失,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也是巨大的。

    “能不能快一点呢?能不能尽快有个结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