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88 舆论的压迫

    闻发布会很成功,记者们在第一次接触后,对电报很透社记者大出风头,不停回答各种用电报发稿的问题。

    叶枫是路透社股东之一,瑞典分社根本就是他提议建立并负责的,这个记者根本就是一个托。

    在叶枫的诱导和路透社记者不停吹嘘的作用下,记者们迫切想知道瑞典的电报网,何时能够铺设好,并与欧洲大陆的电报网连接,这将对新闻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

    “如果政府将电报网交给诺贝尔电信来做,我保证一年之内,瑞典的电报网将和普鲁士电报网联通。”叶枫伸出一根手指,在众人面前晃了晃:“不过由别的公司来做,我就不清楚了。”

    众记者听了都很高兴,在他们看来,这根试验线是瑞典国内第一根电报线,从来没有其它公司接触过这方面的业务,以后的电报网,理所当然要由诺贝尔电信来做。

    叶枫相信,记者们会这么想,写稿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流露出来,这就是他要的势,当大家都认为诺贝尔电信是最佳选择的时候,德士公司会面临巨大压力。

    更何况,诺贝尔电信可以保证一年联网,德士公司的方案却要五年,相比起来,高下立判。

    看着在兴奋记录,忍不住交头接耳的记者,叶枫也跟他们一同展望起拥有电报后,新闻传播会发生的变化。

    路透社记者很适时地提出一个问题:发电报很麻烦,稿件要译成电文,再通过发报员的手一个码一个码拍发,耗时、费力、不方便,价格也不便宜,有时候还要排队。

    记者们一听,这样看来确实不方便,不禁有些失望。

    “电报确实存在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但我们诺贝尔电信已经通过努力,将这些问题解决了。”叶枫微笑着站了起来,邀请记者到机房观看。

    “真的假的?”路透社记者适时发出一声赞叹:“这不可能吧,英国最好的电报公司,还在为这些问题苦恼呢!”

    “哈哈,我们瑞典做出来的东西,当然比英国更好。”叶枫这句话说得很没道理,但谁让现场都是瑞典人?自然点头称赞,不知不觉中,记者们都站到诺贝尔电信这边了。

    叶枫给大家看了自动打孔机,又让人演示快速打孔、发报的过程,路透社记者大声赞叹:“神奇,太神奇了。”

    “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各位发稿子就快了。”抓住每一个机会,叶枫都要拉近和记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媒体的作用,叶枫很清楚,诺贝尔公司绝不缺少新闻,有了记者的配合,好处会很多。

    就在大家刚松一口气的时候,叶枫又带他们进了旁边的房间,桌上摆放着一排“打孔机”。

    “这些是送给各位的,每人一台。”指着那些机器,叶枫笑着道。

    那时候记者采访可没有什么车马费、版面费,大家对叶枫的慷慨很是感激,但都很吃惊,送给他们打孔机,貌似没什么作用。

    “没用?”叶枫笑了起来:“这个不是打孔机,是打字机。”

    “打字机?”记者们很吃惊。

    打字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打字的,记者们顿时恍然大悟:“用来打字的机器?太神奇了。”

    叶枫马上坐到打字机前,给大家演示起来。打字机研究成功的时间不长,主要是色带问题,然后才是内部的传动结构。

    起初,老诺贝尔用的是字母顺序排列法,认为这样整齐的排列,使用者可以很快知道按键的位置,打字会比较快。

    但是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排列虽然不需要熟悉,但打字速度快了,里面的传动杆很容易卡到一起。

    老诺贝尔试图通过优化结构来解决,但一时半会无法找到更好的设计,这时候叶枫提出一种方案,就是将使用频次高的按键和使用频次低的按键分开,这样就算打字速度快了,相互之间也不会造成干扰,使得卡壳可能性大为减少。

    老诺贝尔固执地坚持完善设计,叶枫只好由他去做,却让工厂按照自己设计的键盘布局,生产一批产品,送给记者的便是这些。

    叶枫设计的键盘布局,无非就是后世常用的那种,为增加说服力,还专门申请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