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272 谈心

    “禹生,听说你是华夏大学这一期特训班的优等生,对于上海乃至四省新政有何看法?”叶枫看着对面三十多岁的男人,他就是颜永京推荐的原琼州府学训导丁日昌,在广东旧官改造运动中表现突出,加上叶枫对此人的印象,被特地提调上海,打算用他来接替唐廷枢的上海市长一职。

    丁日昌对此事也有所了解,不敢怠慢,连忙站起来拱手说道:“对于新政,丁某仍在学习思考中,窃以为,上海作为通商口岸,是连接内地与欧美的重要桥梁,因而洋务显得特别重要,然则洋务虽为我华夏复兴必经之路,但民生教化始终为根本,总督大人设招商局以筹办洋务,市政厅以施行民生教化,此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叶枫点了点头,在新学的推广中,华夏意识和文化传统也一直是他所强调的,他不希望中国为了近代化,割裂自己的文化,造成隔断。

    经济落后可以追赶,文化一旦消亡,那就很难恢复,所以他一直提倡所谓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丁日昌的回答,显然让他很满意。

    “说的不错,这次总督府考虑由你来担任上海市政厅长官,也就是市长,市政厅下面也设招商局,原来的招商局将提升为商务部,暂时还在上海这边办公,希望你们能配合好,将上海建成远东地区的国际性大都市,这对于华夏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叶枫谈了谈上海未来,又说到对丁日昌的期许:“就像你说的那样,市政厅的工作重心在于民生教化,但民生教化和洋务并不是对立的,当然我也不赞成洋务这个说法,更正确地来说应该是工业化,工业化的核心呢就是技术。而技术显然和教化有很紧密的联系。古人也说仓廪实而知礼仪,可见经济条件也是施行教化地基础,只要条件好了。就有更多孩子能够读书不是?”

    “至于民生就更不用说了,工业发展,提供就业的机会便多,生产的东西多,报酬也更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人人有饭吃,有衣穿,靠太平军那样破坏是不行。靠老办法也是不行的,还是得看工业化,生产更多的衣服,种植更多的庄稼,禹生觉得是不是这样?”

    丁日昌点了点头:“听说华夏大学的教材都是总督大人亲自参与编订的,今日闻听这席话,胜读十年书。s方才相信确实如此。”

    叶枫笑了笑:“当然了,我说地这些都是大的方面,主要是怕你对新政有所误解,现在看来,这些担心是多余的,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下官一定尽力而为,”丁日昌再次站起来,拱手说道:“下官明白大人的意思,暂且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新政,而新政的推行也确实会损及一些人的利益。特别是初期,但下官知道,非洋务……不,非工业无以复兴我华夏,时移世易,我辈读书人当以华夏复兴为己任,而非抱残守缺。”

    “好,知我者禹生也,”叶枫忍不住击节赞叹,他没想到丁日昌想得这般透彻。看来中国地读书人中,向来不缺少有大胸襟、大眼光者。

    “禹生,既然如此,那我也和你说个实话,新政对你对我。都是个新事物。虽然我有国外的经历,看得多知道的也多些。但是在中国推行,会遇上怎样的问题,很难预料。既然你来担任上海市的市长,那么以后有任何事,你都可以直接找我,咱们啊,就一起努力,来建设新的华夏。”叶枫抓住丁日昌的手臂,动情地说道,他的这番表现很丁日昌很吃惊,也很动容。

    “大人,为华夏复兴,下官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丁日昌慨然道。

    丁日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出色的洋务官员,对于留美学童、近代海防、台湾开发、修建铁路等方面均有所涉及,虽然这个时候他还不是后来的中兴名臣,但作为广东人,往日便留心西方信息,又经过华夏大学地学习,已然成为一位具备新思维,又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新派官员。

    与他相比,唐廷枢就更接近商人,负责招商工作倒也是游刃有余,虽然不再兼任上海市长,但成为新的商务部部长,与徐荣村、容闳、黄胜等成为总督府内阁中仅次于王韬的第二等级官员,唐廷枢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

    招商工作有序进行,叶枫又在上海接见了一位从杭州来的商人,他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