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341 慌乱

    对于石镇吉来说,能做一省封疆倒也算功成名就,但对石达开来说,未尝没有问鼎天下的心思,但历史上能为手下毅然挺身投降的石达开有着中国人传统的侠义情结,他也需要考虑手底下人的想法。

    石达开起于贫贱,手下太平军的将领也多是如此,不得不说这些人中有不少并不具备开阔的眼界和格局,打下了江山,自然是要享受的,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也是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很快腐化堕落的根源,当石达开在昆明停下步伐时,石部也不可避免面临同样的情况。

    虽然以石达开的能力,一批批青年将领的涌现保证了军中的活力,但与过去相比,还是缺少了许多创业的坚韧和决心。

    石部的很多将领都不想再打仗,但他们也不能接受华夏的选举制,因为这意味着特权的取消,按照华夏的做法,当官还有什么意思?

    在洪秀全大肆封王的过程中,名义上并未脱离天国,实质却相对独立的石部部将也有很多被授予了王爵,他们希望能在自己的封地去享受荣华富贵。

    因此,当石达开和手下将领商量华夏联盟的时候,进行得并不顺利,最后只能暂且搁置。

    相比较之下,原本预计可能会有很大阻力的湘淮,议政制度的推行却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李鸿章拿出的江北新政方案与湖南类似,都是强调士大夫执政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两省新政规定,必须是通过院试,考上生员的读书人才有资格参与议政选举,即投票和成为候选人。

    院试介于府试与一省乡试之间,这个门槛实在不算低了,当然也有例外。

    其中的例外是不同品级官员的后代,相应也会有一些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封建世袭制的影响。

    根据这个规定,如果是一省布政使,其嫡子可拥有和进士一样的选举权。并后延三代,也就是嫡子、嫡孙、嫡重孙,分别对应进士、举人、生员。

    如果是府道一级官员。其嫡子拥有与举人同等的权利,并可惠及两代,其嫡孙地权利与生员相同。

    州县一级官员,仅其嫡子可拥有与生员同等的选举权。

    这里的嫡子嫡孙,是指官员后代仅一人可以父荫享受选举权,时间在其成年以后,但是必须要上过学堂。。

    叶枫看了这条制度,倒是没有提出反对,虽然这是赤裸裸地特权,不过这种继承制度本身就是传统。何况李鸿章他们的考虑也很周到,将继承权限定在一人,并且逐代削去,这既能让长辈为子孙而努力奋斗。同样也考虑到官员后代的成长问题,不是简单地世袭制。

    何况选举权以后肯定是会越来越大众化的,叶枫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压缩选民,这些人虽然暂时可享受一些特权。但未必能享受多长时间。

    湖南、江北两省的新政出台以后,可以说受到读书人的热烈欢迎,中国的读书人都有忧国忧民的情怀,特别是那些能通过院试的生员,既然参加了科举,就是想要从政,将所学报与帝王家。但是相比院试。乡试往往是难以跨越的关隘,而只有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才算是真正加入到这个国家的官僚体系当中。

    如今只要是生员,就可以投票,如果生员讲学、幕僚或者为吏等三年以上,则可以参加县孝廉选举;为县孝廉三年以上,就可以去参选府贤良、知县;再为贤良或在知县任上六年,又可参选省国士、知府;为国士、知府九年以后,甚至可以参选省布政使,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他们不能通过乡试,同样能够进入官僚体系,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步一步走下去地资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