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章 少妇郑霞


    “妈,我不苦,他爸寄回的钱,加上我们干点临工,日子能过下去。再说,他爸是为了保卫祖国”。

    过来一会,郑霞弱弱道:“要不,街道的补助我们就收下吧?”

    老人看着南方,艰难地说道,“孩子,不能啊!现在得日子能过下去,我们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

    。。。。。。

    迎着大雪,李元跑回收购站,直接来到厨房。

    4人已经坐好,菜也没怎么动,厨房里的火炉烧的热腾腾的。

    李元在门口拍拍身上的雪,清理了脚下,走了进去,被梁志祥拉到空着的位置上,而他坐在末席。

    为这事,二人还纠缠过几次,最后不得不顺从了他。

    按照年龄,李元应该敬陪末席,但是每次梁志祥都以没文化为由,坚决不让李元坐末席。

    最后还是站长放话,才固定了当前的座次。

    站长主位,左手首席宋叔、右手首席张兵,左手次席李元,末席梁志祥。

    现在的北方很多地方,对坐席还是非常在意,如果坐错,很有可能不欢而散。

    北方有两种桌子,一种是炕桌,一种是安放地面上的圆桌。

    炕桌,四方形,一尺左右高,边长一米左右。顾名思义,炕桌是放在炕上的。

    背靠窗户的主位,坐在炕沿那个位置的末席。

    如果是圆桌,面对门口的是主位,背对门口的末席。

    在酒宴上,比如娶媳妇,娘舅最大,所以一般坐主位,不管年龄大小。

    如果安排错误,一般会认为是奇耻大辱,脾气大的会马上掀桌子,然后掉头离席。

    即使是现在,北方还有类似的规矩。

    “好了,人齐了,一人一两。上班时间,热热身子就得,不能醉酒”,王胜利首先举起酒杯,并立下规矩。

    众人齐齐响应。

    李元一看,酒瓶是菊花白,所以看向宋叔,宋叔偷偷眨眨眼,李元意会,举杯回应。

    几人都是轻押一口,不敢一口喝了。

    “好了,今天没事,大家喝酒吃菜”,王站长又一次端起杯。

    “好耶!”,发出欢呼的肯定是陈兵,看都不用看。

    都是老爷们,也没有讲究,手拿馒头,就着大烩菜,吃喝起来。

    大家也都是场面人,都是看别人夹肉,才夹肉,没有那种坏规矩的人。

    现在的日子,物质匮乏,工资也不高,大部分人都是寅吃卯粮,有点肉票都想卖点肥肉炼油。

    油渣也不敢吃了,和猪油放到一个罐子里,节日或来客人时,才放一点肉渣到菜里。

    那这个菜妥妥的就是肉菜了。

    巷子口的肉包子,根本就不是猪肉,肉馅也是少量的油渣。想吃大肉包子,只能到饭馆,不仅需要钱,还要粮票和肉票。

    这个年代,票据大部分时候比钱重要,也更有购买力。

    前文书说过,在鬼市,粮票一斤5毛,那这是现在的价,接下来几年,粮票最高突破了十几块。

    很多名贵的古董,有时候换不来10斤粮票。

    如果没有签到系统,他都想冒险慢慢囤积一些猪羊的排骨或下水了。

    肉不多,一人也就三四块,但是其他菜量还行,大家风卷残云,连盆底的汤水都用馒头擦了几次。

    菜盆干净的几乎不需要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