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八章:【放屁】

    唐国的电影人发展至今,莫约可以被分为五代。

    其中,前两代处于黑白电影的胶片时期。

    第一代电影人喜好写实,拍摄出来的电影都是当时的时事新闻。

    那都不算是改编,而更像是纪录片。

    没有任何艺术成分的加工。

    但这对于当时,生活状况普通的唐国人来说,却是最好的精神良药。

    电影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而第二代电影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开始不再照搬时事新闻。

    因为那太过于敏感,经常一部电影就牵扯到一大堆的人儿,所以开始有了所谓‘改编’的想法。

    可这种改编却也不能长久。

    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恰到好处的趣味儿事,等着被改编。

    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比起那些大胆又新奇的题材,国内这些保守老旧的东西,太容易饱和和淘汰。

    一直等到了第三代电影人的出现,结合了唐国与西方电影文化,才慢慢开始有了现代电影的一些风格。

    不再如之前的电影一般,是照搬实事的纪录片。

    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的画面不再基于黑白,而是出现了彩色。

    这个时候的电影人们开始学着‘虚构’,创作一些新奇而又趣味儿的故事,建立起新的艺术形式。

    特效,成为电影的主流。

    主流到什么程度呢?一部电影拍摄出来,如果不加点特效,观众都觉着那票钱出得太亏。

    而等到了第四代,唐国的电影开始进入一个艺术大爆炸的时代。

    现实主义、表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印象派……

    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在这片市场上驰骋着,战斗着。

    他们争夺着一块又一块的土地,试图让自己所处的流派成为唐国艺术的主流。

    卢义勇便是当时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导演之一,且极为传统的保留着第二代电影人的思路,喜好拍摄‘真实’的电影。

    但这场战斗并没有在第四代导演中决出胜负,而是在第五代的电影人中。

    第五代的电影人受到第四代电影人的影响,延续着上一代人的道路,继续在这片战场上驰骋。

    他们争相拍摄着自己流派的作品。

    但艺术就像是一个圈。

    在第一代、第二代时,慢慢被淘汰、枯萎的现实主义,却在第五代的电影之中重新发芽、结果。

    虽然说,其他风格的片子也能有所受众,但往往一部制作精良的写实片,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而如今,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第六代。

    但目前,还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导演,能给这一代定义些什么。

    ‘这倒是跟自己前世的电影史差不多,都是一個圈。’

    乌漆嘛黑的放映厅中,卢正义对这成片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了。

    今天,主要是陪领导看电影。

    家里的领导。

    此时,卢正义和张煜各占了一张单人沙发。

    而中间,是一位人高马大的光头大汉。

    这大汉长得凶神恶煞的,面容看着还挺年轻。

    但其实,他已经六十来岁了。

    只不过因为白发都剃光了,又时常有锻炼,才没有那么显老。

    这光头大汉就是卢义勇,卢正义的父亲。

    在成片制作出来之后,他第一时间喊来了父亲。

    现下,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去庆祝、不是什么杀青宴,而是得让这个父亲对这部作品瞧得上眼儿才行。

    只有卢义勇点头了。

    他后面的事情,才有机会去完成。

    要不然,就算是自己花大价钱,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强行把这部片子抬上映,多半也没什么观众愿意支持。

    毕竟,固有印象就摆在那里。

    这不是自己一个新人导演能够解决的,即使,这部作品有多优秀。

    这也是卢正义在拍摄结束后,直接把杀青宴延后至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