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43章 抄都没了兴致

    让黄老师感觉非常欣慰的是,在戏剧节接下来的几天里,张欢还真没搞出什么事。

    这主要还是因为,他和李茜都被老先生们拉着,在忙活《牡丹亭》全本。

    以及,巡演的事情。

    虽然跟李茜的开场演出和《一枝花·不伏老》,热度在戏剧节结束都没有消散。

    不过,也还是让戏剧节本身和其他青年团体得到了不少关注。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戏剧节。

    以至于最终总结的时候,黄老师他们都发出了感慨。

    如果每年都能如此的话,那炎华的戏剧将能够发展到空前的高度。

    可要做到这点可没那么容易,明年还能不能复制这次的成功他们都没底。

    现在就想这些有点过于杞人忧天,既然今年取得了如此成功。

    那么,首先应该做的当然是庆祝。

    在参加了黄老师为代表的主办方办的庆功宴之后,张欢他们也该继续上路了。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后会有期。”

    既然身上都还穿着汉服呢,那么道别也应该古风一点。

    张欢他们拱手跟黄老师等人告别,又往上去了六大古镇的最后一个:西塘。

    然后,再从嘉兴往下最终来到了杭州,再次跟诗词协会的人会合。

    “张欢老师,又见面了。”

    会长笑呵呵地先跟张欢打招呼,“来,我再给你们介绍一下……”

    来到西湖后,张欢他们原本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已经只剩下四个人。

    除了他们三人组外,唯一剩下的飞行嘉宾就是杨锦鲤。

    没办法,杨老板她们行程都很满,各种通告忙得脚不沾地。

    李茜原本倒是打算休息休息,结果因为《牡丹亭》的原因正在跟昆剧团合作。

    所以,戏剧节结束之后也就分开了。

    就杨锦鲤左右没事,还不如继续跟着节目组累积曝光度呢。

    诗词协会这次的队伍比他们还要大一倍,一共是五个年龄比较大的加上三个中青年。

    再次回到节目中来,会长给人的感觉自然了很多。

    没有了之前那种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到地方把诗给念出来那种刻意。

    看来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也进行了思考和调整。

    不过就是,那几位年纪大的多少有点倚老卖老的感觉,端得很厉害。

    “几位老师好,欢迎来到欢乐炎华行。”

    张欢跟他们打招呼的时候,他们就剩没用鼻孔出气了。

    这样的反应,搞得张欢都愣了一下,我也没得罪他们啊。

    小洒见状赶紧出来打断这种微妙,“各位老师,我们是先去游湖呢还是先去观潮?”

    位于钱塘江的海潮,是自古以来就闻名天下的一道奇观。

    从汉朝开始就已经有观钱塘潮的风气,到了唐宋之后达到了顶峰,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想要更好地感受钱塘潮的壮丽震撼,最好得是在中秋节前后。

    现在距离这个日子还远着呢,算是不太凑巧。

    不过倒也不用太过失望,虽然没赶上秋天的大潮,但春潮其实也不错。

    “西湖的话什么时候游都可以,既然赶上了钱塘江春潮,那还是先去观潮吧。”

    做下决定的是那几位老先生,话才说完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

    这是,不容置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