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0章 身躯亡苏强魂魄归 脑重接老歌唤往事

    李宇轩随后被铁书记和两名军部工作人员带到了一处低温停尸房,一具尸体笔挺的躺在裹尸袋里,尸体的头颈部由特殊冷冻装置包裹,身上泛起白霜,面部已经被灼伤,胸腹部密密麻麻的枪眼像是被霰弹枪打中。

    铁书记:\"张治国同志在美国执行特殊任务,tonyZhang是他的英文名字,后因重要情报发现传递失败,身份暴露,被敌人酒精灼伤面部,身中数发霰弹枪而亡,身亡后被抛尸野外,我方人员及时得到了张治国同志的遗体。组织希望你能够读取他的脑信息,并且设法用替代手段,让他的大脑存活下去,延续他的生命。\"

    李宇轩:\"延续生命也是组织的决定么?\"

    铁书记:\"是的,方法可以由你们去找。张治国为祖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生命的延续也必将给我们带来重大的意义。\"

    李宇轩立刻召集几名骨干,并由医疗联络组的同志点名了脑学科和神经学科的医学专家共同参与,雷明义是本次任务医学组的组长。遗体被转移至解放军某番号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李宇轩的设备也搭建完成。张治国同志的脑部受损并不严重,但由于已经去世多日,尽管冷藏,但是部分区域已经出现生物变质。读取脑数据的技术已经成熟使用,但是都是针对活体脑,针对冷冻脑的实验从未进行过。

    李宇轩与医学专家数论技术论证,雷明义说道,\"这简直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呀,目前国际上尚未有过人脑移植的成功案例。在医学上,死亡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以及大脑停止工作。在心脏和呼吸停止后,大脑会迅速失去血液供应和氧气,导致大脑细胞死亡。尽管可以通过人工心肺机等设备维持心脏跳动和呼吸,但这些设备无法保证大脑的长期存活。此外,即使通过输血等方式为大脑提供血液和氧气,也无法保证大脑的长期存活。因为大脑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这些只能通过健康的肺部和心脏来提供。一旦心脏和肺部停止工作,大脑就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很快就会死亡。因此,人体死亡后,通过供血和供氧也无法让大脑维持生命的。\"

    李宇轩紧皱眉头,问道:\"我们在有技术可以去读脑,前提是脑必须在人体中运转,有没有可能通过一切流通大脑的血液的流通,让大脑恢复供给,进入模拟的存活状态,我们再去读取?\"

    雷明义答道,\"走向大脑的主要是血液和神经,血液可以通过动静脉和其他血管的外循环进行,神经也可以对接模拟神经,但是亡者的脑有多少会被激活,激活了又能否与对接的神经正常对接,还有各种激素水平是否可以让大脑正常认为自己处于有生命状态,都是极不确定的,成功概率很低。\"

    李宇轩:\"错误的尝试,都会对大脑造成二次伤害,我们再想想。对了,大脑的记忆在停止工作的大脑里是如何形式存在的,有没有可能被直接读取?\"

    雷明义答道:“记忆在大脑里存放的位置是相对分散的,涉及多个脑区和神经网络。与记忆相关的关键脑区有:海马体、顶叶、颞叶、间脑和皮层。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记忆的关键区域之一,位于颞叶内侧。它主要负责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以及情景记忆和空间记忆的编码和存储。顶叶位于大脑的前部,包括额叶和额叶皮质。它在工作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编码和检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颞叶位于大脑的侧面,包括海马体和其他与记忆相关的结构,如颞叶皮质和杏仁核。颞叶在记忆的编码和检索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方面。间脑包括边缘系统和丘脑,丘脑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站,连接了大脑皮质和其他脑区,参与了记忆的传递和整合。大脑皮层是大脑的外部薄层,分为多个叶片和区域。不同的皮质区域在记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像颞叶皮质就与语义记忆相关,顶叶皮质与工作记忆相关。这些皮质区域通过神经回路与其他脑区相互连接,共同参与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检索。另外,小脑和杏仁核等其他脑区也与记忆相关。总之,记忆在大脑中的存放位置是分散的,涉及多个脑区和神经网络的协同工作。\"

    李宇轩说:\"记忆在活脑中的表现形式,当一个神经元被激活时,它会释放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沿着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并触发轴突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形成电信号,这些电信号会沿着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传递,最终到达目标神经元,并引起它们的电活动。这些神经元的电活动会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记忆。如果我们设法让脑死亡后,神经元无法被激活,但是曾经形成的神经元电活动,是否在脑中又会留下痕迹呢?\"

    雷明义答道:\"这个,就突破了现在医学已有的经验了。大脑里神经元的记忆模式不是二进制。虽然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可以被视为一种二进制的方式,但是神经元本身的记忆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二进制。神经元在接收到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时,会通过产生动作电位来进行应答,这个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二进制的。动作电位的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都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反应,因此神经元的记忆模式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二进制来描述。此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是非常复杂的,每个神经元都与多个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些神经网络中的信息传递和加工方式也是连续的,而不是二进制的。总之,虽然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可以被视为一种二进制的方式,但是神经元本身的记忆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二进制。\"

    任务参与成员一方面积极的准备各种设备,另一方面不得不在动手前反复论证方案。最后第一方案是,外循环创建大脑激活工作的环境,然后进行读脑操作。

    脑外循环创建环境的手术持续了十六个小时。手术的方式是开颅、取脑、置入营养液,接通一切脑外连接,血管通血管,神经元通电路,所有血管出入按照原有循环对接模拟外部人体,动脉血带含氧的营养进入,静脉血送排泄物流出。随着动脑的快速升温36.5度,血液再度流向大脑,已经暗灰的大脑在容器的培养液里逐渐充满血丝和转向亮白,忽然一处血丝流出,在培养液中慢慢凝固,“不好,脑出血了!”雷明义紧张的喊道,\"立刻进行纳米机器人手术。\"随后助手取了一个精密仪器来,从护理液的顶部有一处专门的密封口,雷明义沿着这个密封口将一个细针头插入,精密仪器的显示器显示出了枕头内部的四壁,并在镜头中看到画面满满向前,冲出针头。这个细小的枕头,释放了一个更加微小的纳米机器人出来,雷明义操作着仪器,指挥纳米机器人游向出血点,在大脑的缝隙中穿梭,游行,爬行,最后找到了一处细小的伤口,指挥纳米机器人在伤口边沿释放凝血和促愈合药物,纳米机器人沿着伤口的四壁逐渐游走,经过了2小时的操作,伤口已经不见血液渗出,纳米机器人在伤口的已经流出的血液之间,确认可以清晰的看到断层后,又操控纳米机器人走进出血的血丝,一节一节的将血液抽出,每一节血液的抽出,可以看到红血从一个细丝穿过,这个看不见纳米机器人居然有一个同样细到无法看到的管道相连。实则这是三个管道的走过的纳米细管,一个通过药物、一个回收物质、一个负责通讯和保持硬度。经过了1个小时的出血处理,夹在在脑内部的血块处理干净。从视觉上看,大脑也逐渐恢复了生机。

    手术的第一步是成功的,按照计划让大脑恢复七天,适应营养液的环境,再进行读脑操作。一周内,李宇轩带领任务小队紧密的准备,李宇轩说:\"由于脑死亡的时间很长,读取的数据可能不完整,因此很难识别成有效数据,但是可以尝试着进行互动,通过问答和交流,引导大脑互动。\"一旁的助理慕蓉点头应答。

    9月19日,读脑操作正式进行,手术分为两条线并行,一是纯粹的\"读脑\",这个操作基于\"逍遥游\"项目,已经在很多志愿者身上进行过,二是搭建互动通道,这个操作主要通过对接该脑的输出的神经进行,模拟文字输入、模拟声音输入、模拟视觉数据、模拟触觉输入四种模式需要全部打通。

    \"读脑\"操作由于无法采用活人的贴片模式,因此必须在医学专家的配合下通过神经对接,在完成这个神经对接时,同步完成的一个动作是在神经的末梢,任务小组设了设置了模拟的太阳穴、手臂、裆部末梢和嘴唇的模拟器官,可以通过触摸这些器官给与大脑响应的刺激。

    \"读脑\"的动作用了十八小时对接和调试,六小时全部读取完成。神经对接用了二十四小时,进行了文字思考文字输出,声音输出音响放出并录音存储、画面思考显示屏输出、动作医院通过模拟手臂和嘴唇表现动作;对应的模拟文字输入、模拟声音输入、模拟视觉数据输入,都通过计算机输入完成,模拟触觉输入通过模拟的太阳穴、手臂、裆部末梢和嘴唇完成。

    为了稳妥起见,需要先对\"读脑\"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脑破坏,李宇轩带领慕蓉经过两日两夜的分析,提取关键词,在已经很难看出意义的视频画面中提取关键要素,最后的高频出现的关键字结果呈现:\"中国\",\"苏强\",\"八九两两幺\",\"脱身汇报\",\"病毒\",\"机器人战狗\",\"tonyZhang\"......李宇轩看到结果后诧异无比,\"苏强?这难道是我高中的好兄弟苏强?\"李宇轩通知任务小组集合,要与张治国的大脑进行互动交流。

    任务小组成员齐聚屏幕前,慕蓉在操控台戴着耳包,声音也通过外放播放到大厅,试音测试,视频测试,文字测试后。李宇轩宣布:\"开始,先唤醒他。\"

    慕蓉:\"收到。张治国,张治国。\"

    张治国的大脑没有任何回复。

    李宇轩指示,给与痛觉神经的唤醒,医护人员调整了点击叉的电量,对着裆部末梢的模拟器管予以了点击,随机模拟太阳穴和嘴唇发生了颤抖,手臂发生了曲臂和手指伸直。

    慕蓉:\"张治国,张治国。\"

    声音回路出现反应,\"到!\"一个模拟人声音发出。

    顿时全场欢呼。李宇轩暗示大家安静,李宇轩拍了拍慕蓉的肩膀,说道:\"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