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76章 又一篇内参

    “通过我刚才对未来的描述和畅想,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传播生态的特点那就是形式多样,甚至万物皆媒!物体媒介化,平台多样化,个体媒介化!每一个人都是媒体,每一个人都有麦克风,对媒体生态和社会规则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届时我华夏民智已开,人人如龙!宣传工作方法如果不应时而变,就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最终,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梁江涛说完,自信扫视全场。

    金铁玲再也说不出什么来。

    她败得很彻底。

    刚才的质疑,纯粹是自取其辱。

    只能满脸通红地在那里喘粗气。

    她的境界太低了,格局太小了,眼光太短浅了。

    其他人,有震惊,有茫然,有思索,有激动。

    梁江涛说的话,信息量太大了,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们要好好消化、内化。

    不可否认的是,梁江涛绝对具备很高的水平。

    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坐到这样的高位,真的是让人心服口服。

    “好好好!”

    主席台上李亦非鼓起了掌。

    老大一鼓掌,底下立刻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完全发自真心。

    刚才他们不是不想鼓掌,而是被梁江涛的话震惊了,一时间忘记了鼓掌。

    “江涛部长很有超前思维和创新意识,思想上也很有活力和张力,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易传》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未来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没有见过!可在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应用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必要要有忧患意识,不断研判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趋势动向,争取战略主动!”

    李亦非定了调子,毫不掩饰对梁江涛的欣赏。

    而且不只是欣赏,还有一丝丝敬佩。

    关于未来的媒体格局和新闻工作,这几年一直是他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梁江涛的发言,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许多内容,他感觉是非常靠谱的。

    年纪轻轻,就能有这样的预判能力,甚至称得上是战略能力。

    这种素质,在基层做领导固然是造福一方,但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如果放在高层级部门,是不是更能发挥他的特点优势?

    看来,找个机会,要大力为国举贤。

    后面的布置工作都是提前规划好的,关鹏用了不到一个小时部署完成。

    李亦非又新加了一点,那就是结合各地方实际,探索适应新时期媒体发展趋势的工作路径,找个时间,专题学习讨论。

    这一点,明显是根据梁江涛的发言加的。

    梁江涛分量,在所有人心中更重了。

    会后,梁江涛成为中心,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好几圈。

    这些宣传单位大佬和地市宣传部长,都想跟梁江涛交流交流。

    还有几个媒体大佬,高山峰、王成武、吕学平,还包括慕容湛,都想跟梁江涛取经,给他们出谋划策,整点儿具体的发展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