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1章 唐宗二三事(五十七)

    【要说薛仁贵这一生啊!他从不参与政治之争,可是政治这东西,谁又说的清呢!你不找它,它不允许它自动找上门来啊!】

    【而薛仁贵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败绩正是来源于政治。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朝。

    高宗时期。

    李治与薛仁贵对视一眼,皆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李治心想这是什么情况?薛仁贵打了败仗,不是因他之故,而是因政治之故?

    薛仁贵也是百思不解,他这一生清清白白,从不结党营私,也从不搅和政治,究竟是谁在害他呢?

    【咱之前说过,二凤陛下重挫了吐蕃的士气,后两国交好,咱二凤陛下甚至还把文成公主嫁了过去,以示诚意。】

    【可惜,在二凤陛下去世一年之后,松赞干布也死了,两国的关系瞬间破裂。所以啊,在高宗时期,大唐与吐蕃的关系十分的微妙。】

    唐朝。

    李世民眉头一皱,叹息,“非我族类,其心必诛啊!”

    在这世上,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啊!想当初,还不是他大唐兵强马壮,吐蕃才会臣服于他。

    然,这和平终究还是维持不了多久啊!上一代逝去后,下一代立马就不甘的跳出来了。

    【吐蕃的权臣噶尔?东赞是一个狂热的鹰派,他掌权之后,西域狼烟四起,尤其是与唐朝争夺吐谷浑的战争最为激烈。】

    【咸亨元年,吐蕃咄咄逼人,攻陷西域十八州,这让唐高宗李治如何忍得下去?秉承着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心态,高宗陛下当即决定发兵,救援吐谷浑,势在必行。】

    【他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十万征讨吐蕃。对于此战,高宗陛下是打着彻底平定吐蕃为最终目标的,可惜本欲直捣黄龙,最终却事与愿违。】

    唐朝。

    高宗时期。

    李治紧紧的攥着一双手,此次战争竟是失败了?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已经命令大军开拨前往救援吐谷浑的唐高宗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天幕,生怕错过一丝有用的信息。

    正在行军途中的薛仁贵也是愕然,这一场战事,他有九成九的把握,他不敢置信他竟然败了?

    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

    各朝各代的众人也被天幕吊起了十足的好奇心,他们也想看看这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如何败了?

    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下,天幕的画面缓缓的展开了。

    【此次行军,薛仁贵有个部下叫郭待封,担任副总管。郭待封,何许人也?他是名将郭孝恪之子,此前一直担任李积的副将,可以说曾经的他与薛仁贵算是平级。】

    【可如今摇身一变,他竟成了薛仁贵的属下了,这郭待封心有不甘啊!他凭什么屈居副将?】

    【这典型的官二代,才能平平,可他浑然不知,自视甚高。他轻贱贫民出身的薛仁贵,认为这次作战就该自己担任总司令,一路上是耻在薛仁贵之下,压根不听指挥。】

    郭孝恪:“……”

    万万没想到这瓜还有落到他头上的那一刻,不孝子真是坑死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