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4章 第三路空军司令部的日谍

    此时川军大部分已经陆续出川抗战,省内尚有六师一旅的部队,不过现在陪都设在重庆,中央军正式驻扎,留守川军基本上都改名为保安部队。

    军委会成都行辕成为事实上的成都实权机构,而成都行辕调查室主任谢立公,正是前任的军统成都站站长。

    谢立公和余鸣海是同班同学,挚交好友,看到老友的左膀右臂,自然的倍感亲切。

    “海彬!我看到你,简直就像看到当年余站长的样子。贺远!你就是我弟弟谢志磐的影子。我们这一代人老了,你们一定要撑起现在的残局,誓把鬼子赶出华夏!”

    贺远,厉海彬同时立正敬礼:“誓把鬼子赶出华夏!”

    三人来到第三路空军司令部,司令官陈栖霞亲自出来迎接。

    陈栖霞身材高大魁梧,年龄只有三十七岁,已经是铨叙空军上校,实际执行空军中将之职。

    军统局的代力局长也不过是铨叙上校,实领少将之职。

    陈栖霞之所以晋升如此之快,是因为军功卓着。

    抗战伊始,他率领空军亲自上阵,带队前后击落日机数十架,击杀日军飞行员不下二十人,是名副其实的抗日名将,战斗英雄。

    他此时已有同情红党的倾向,亲侄女更是成为后来的新华夏副国级高层。

    亲眼见到这位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贺远和厉海彬都是肃然起敬,腰板拔得直直的,恭敬行礼。

    陈栖霞看到他们也是有相同的感触,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大家很快聊到了一起。

    谢立公看看说得差不多了,示意陈栖霞单独说话。

    “谢主任,我接到了上级通知,说是我们司令部有日寇谍报人员,你们要怎么甄别,直接做就是,我一定全力配合。”

    陈栖霞军人出身,快人快语,谢立公听得非常舒服。

    “陈司令!我只是牵头的,甄别,抓捕日谍,都是刚才这两个年轻人的事,上面担心他们年轻,压不住阵脚,国军要是不给面子,就便宜了日谍特务......”

    陈栖霞哈哈大笑:“我明白了!我全力配合就是,只不过虽说是抓捕,是不是还要注意个方式方法,避免打草惊蛇。”

    “这个相信他们已经有了准备,只要司令您放开他们的手脚,相信这两个年轻人能够完成任务。”

    “我派我的副官跟着他们,谁也不敢拦阻他们调查,甄别,你放心。”

    于是不出片刻,陈栖霞就把自己的副官和司令部的人事主任直接派给了贺远和厉海彬,命他们全力配合军统的甄别行动。

    这空军司令部其实并没有多少人,校级以下军官也是不多,贺、厉二人觉得既然能提供情报,那么这人职务是参谋的概率极大,决定就从司令部所有参谋查起。

    其实贺远是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为了掩饰自己这个技能,只好装作从第一步开始查起。

    司令部参谋可是不少,大大小小有二三十人,最终贺远和厉海彬把重大疑点集中在八个人身上,他们军衔都是上尉,也都能接触到相关的情报信息。

    厉海彬道:“为了便于甄别,我建议再把四个我们完全信任的参谋和他们混在一起,让他们觉得只是日常甄别,不至于起疑心,然后放出一条情报,再暗中观察每一个人的反应,四个可以信任的参谋也在暗中查看其他人的反应,再汇报给我们。”

    贺远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很快,司令部的参谋处发出一条命令,十二个参谋来到小会议室,聚在一起等待任务。

    参谋处副处长任中校下达了一条命令:“鉴于日军轰炸越来越频繁,我军决定实施一次反击,重庆的战斗机大队护航,成都的轰炸机大队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