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章 刺激

    不如贯彻到底咯

    正嘉八年时的京都出了许多不平常之事。

    先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公孙一门纷纷交出手上权柄,家主公孙延卸任太尉一职。帝王念其功劳封了侯,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附了个闲职。

    而后便是皇帝设立都尉府,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

    自帝王继位以来,遵循先帝遗诏,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开展科举制度,于此寒门子弟也有入朝为官的机会,全国各地开展私学师塾,学风盛行。

    这天子脚下的京都,到了四月,又是世家子弟喜结伴出游时节。

    涵碧楼修筑于京郊江河畔的高山上,只要临栏杆眺望就能碧浪波涛尽收眼底,心胸因此景而开阔,正因如此世家子弟喜爱于此作宴。

    早晨下过酥然小雨,山川与碧水的着墨更浓郁了。

    今日涵碧楼被一群家世显赫的世家子弟包下作宴邀友。

    身披华衣的世家公子或跪坐,或屈膝倚靠柱子,屐鞋散落。觥筹交错里谈笑不断。

    他们交流着学问,评论着实事,表达对人生的追求,以酒会友,形势恣意形骸,一派悠然。

    有人放声歌唱,有人和歌鼓瑟吹笙。

    “长安有狭斜行

    青槐金陵陌

    丹毂贵游士

    方骖万科巨

    炫服千金子

    咸阳不足称

    临淄孰能拟。”

    而在这其乐融融之景里,一开始就倚靠在栏边的某人执着酒碗一动不动望向外边,表情呆呆的。

    有人注意他就道:“谢三郎在看什么呢?闷着不说话可不是你的性子……”

    谢启这才愣愣转过身,说:“我好像,看见了仙人……”

    众位见识颇多的世家公子面面相觑,都好笑戏谑。

    “仙人?原来还有入的了谢三郎眼的容颜。”

    谢启被调笑的脸微红了,他气急败坏地拂袖指向楼下,“他真的很美!不信…不信你们自己看罢!”

    与谢启相熟的好友都知谢启不好颜色,为人自傲,除非真心信服甚少对人有夸赞。

    何等人能得他一句“美”呢?

    有一个人起身来到栏杆前,又有下一个人,他们带着好奇望向楼外――

    碧波江水被微风轻轻拂过,涟漪阵阵。江河中央的山岛上漫山遍野都是桃花树,纷飞的花瓣落入江河中随流水远去。

    此时,有一艘竹筏孤零零游荡在江面,现已驶至涵碧楼楼下。

    桃花乱落若红雨。舟上之人面比春色更姝丽。

    红袂之外披着白衫,然它们都无规则与如瀑青丝铺散在竹筏上,侧躺的男子悠闲闭着眼,唇间衔着竹枝,肩上搭着琵琶。

    一副神仙似的慵懒姿态。

    “可真是个妙人啦……”有人叹谓出声。

    独身一人躺在竹筏游荡与江河,何等飘渺无羁,快意潇洒。

    被几道视线交加,俞渺有所感应地抬起头就看到楼上许多个公子哥眼都不眨一下看着他,他挑起眉,面无表情地回望。

    不说窥视被人发现的尴尬,就那投射过来直入人心的一眼真是让人心窒久久不能回神。

    那种淡漠的神情,漫不经心挑眉里丝丝不悦拨弄人的心弦。

    “铛――”

    有公子手里的折扇掉落在地。

    众人才恍然惊醒,东张西望又手忙脚乱的,但还是忍不住拿小眼神看向那人,没有一个人离栏杆远去。

    俞渺收回视线。

    这些个公子哥,白白占着资本不去给他出力,整天游手好闲开宴会。以后必须好好操练啊。

    当然,他出来玩是有约在身。这八年来他安排从奴隶之中挑选培养眼线,世家大族都是需要采买大量人口的,不知不觉之间,这些小钉子在京都构成大网,许多朝廷官员以及世家的秘密都摆在他面前。

    如此,对都尉府的成立朝堂鸦鹊一片。

    就连他那个外公,都为族中子弟买账卸了官职交出兵权。然而他那舅舅这种情况下还约他游湖。

    他应约了,反正历来帝王都有宫外宫外赴宴结友趣谈,他出行又有暗卫保护。

    至于为什么带个琵琶,他只是习惯出游背上吉他。俞渺手抚摸上琵琶的弦,吉他和琵琶都可用指弹,只是琵琶是四指和旋,吉他是五指。

    曾经他惯用的是民谣吉他,声较清脆,相比琵琶多了两根线,尤克里里倒是四根弦。

    指弹的弦乐器,琵琶本来就是混血儿,和吉他同源的。出于对吉他的热爱,琵琶作为替代品寥寥抚慰俞渺的心。

    手轻轻扫过,凄凄音响。

    而高楼上传来高呼:“阁下神资令在下心生叹服,不置可否与君相交?”

    俞渺抬眼看去,有人肃拜,两袖并拢作揖,接着许多人也向他肃拜。

    真是措不及防的可爱举动。俞渺没有说话只是支起了身子,懒洋洋朝他们一笑。

    其他人让笑迷的神魂颠倒之后,也见得他全貌。

    平直却眼尾微挑眼睛若有若无颓靡,然鼻笔挺唇不点而朱,是动人心魄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