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四章战后分赏

    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培养出来的军队,战斗力虽然很强,可是开销也是很大。

    为了训练这支军队,卫青已经倒贴了不少钱。

    现在多少能有点进项,补一补漏洞,卫青自然感到很欣慰。

    “以利治军”是卫青,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重要原因之一。

    “钱财是驱动士卒欲望的动力,爵位和土地,是让将领们悍不畏死的保障。”

    这是卫青,在冥思苦想了几天,才得出的结论。

    在这个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封建时期,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

    正是因为如此,封建时代,哪怕是最鼎盛的帝国,也养不起大量的士兵。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屯田兵制的出现,战时为兵,平时为民。

    这样,农忙时搞耕作,农闲时搞训练的制度,既能够让士兵们自己养活自己,又能够为本国保持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简直是一举两得。

    “…………”

    军寨之中,有马匹之后,士卒们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还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喂马。

    这不,哪怕是到了午时,开饭的时候,士卒们都没急着去撵伙食,而是打水,弄草料,先伺候马吃喝。

    那些有主人的马匹,待遇更高,不少人都偷偷地把草料里最好的部分,喂给自己家的马匹。

    这一点,哪怕是卫青都没有免俗。

    卫青掰给自家坐骑春雨的豆饼,显然比分给其他马的饼子要好得多。

    等到自家坐骑春雨,把豆饼吃下去后,他又掰了一小块矿盐,用手掌压碎,混在草料里,给它“加餐”。

    好吃好喝的春雨,满意的喷着响鼻,前蹄、后蹄,欢快地在地上踢踏了几下……

    卫青这边拍了拍自家坐骑的脑袋,搓掉手里的泥土,朝着大伙房走过去。

    马这种动物,是非常神奇的,它的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草原、森林、沙漠、平原都有它们的身影。

    但是,马按照种类和用途,也有好坏、优劣之分。

    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各国培育出来的战马,更是被人为划分成了几十种。

    其中,公认为最好的战马是中亚、西域的汗血宝马,其次是大漠、草原的草原,最差就是南方马。

    诸子百家的商君书中有云:“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农战两字,农字不用多说,指的是耕田的多寡,而战字,代表的是国家级别的战争。

    而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一直就是最强的军队,甚至没有之一。

    特别是大汉与匈奴,两大帝国综合国力比拼的时期,骑兵的作用,也开始被无限放大。

    为了提升军事实力,大汉帝国这边,不惜代价寻求培育优良品种的战马。

    战马的好坏,真的很重要。

    遗憾的是,从古到今,无论是中原,关中,还是淮南,都不产良马,一般的南方马,都没有北方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