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 以血洗血

    男儿何不带吴钩!

    那些铁血的梦,每夜都在激荡——

    引子

    2oo9年4月11日,滇西某地的山谷,一支考古组正在进行掘。

    副组长唐甬穿着一件印着省考古队字样的工作服蹲在一个两米见方的坑口的绞架旁,成串的汗水从他额头上滚落到嘴边,他顺手用衣袖抹了一下,却又将土沫擦在嘴上,只好苦着脸咂嘴。

    “已经第三天了,要不是队长老梁今天生病,也轮不到我到这里守着坑口。”

    唐甬嘟囔了一下,还是决定撑过这一天再。

    又一竹筐泥土从坑底被绞上来了,唐甬突然现其中一部分颜色明显比较淡。他心地从框里挑出一块半个手掌大的土块,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然后正要用舌头去舔,忽又看见土块里隐约有细的软体虫。于是他把这土块递给身后的技术员老陈,“陈工,辛苦你鉴别一下。”

    戴着高度眼镜一脸学究气的老陈接过土块,二话不就放进口中,眯起眼睛细细咀嚼起来,仿佛那是一块美味的糕。

    除了负责摇绞架的民工看了愣外,其他几位身穿工作服的考古队员纷纷围拢过来,紧张地看着老陈的表情。

    老陈像一位鉴赏陈年红酒的品酒师,缩肩昂头,微眯着双目,全身如同雕塑般凝固不动,只有两腮随着口内的咀嚼慢慢鼓起又慢慢平复。

    足足过了一分钟,老陈突然睁开眼,双目闪出光彩,他用手指着脚下的深坑,顾不得吐出口中的土沫,含糊不清的:“就是这里!就是这里!”

    现场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唐甬也乐开了花,想不到老梁生病让自己独占了这份功劳,他一拍老陈的肩膀:“这次回去给你记功。”

    三个时候后,坑底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白色大理石门。

    石门高度过三米,门框周边装饰着带有古藏地风格的大块忍冬草图案,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在历经千百年的岁月侵蚀后,仍静静守护着身后的秘密。

    唐甬和老陈仰视着巨大的石门。、

    老陈慢慢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慢慢地吐出,脸上的表情幸福而辛酸。他慢慢睁开眼,:“唐队长,这里就是传中古格魔国的黄泉之门,我们终于找到它了。”

    唐甬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尽量平静地头。他觉得作为现在考古现场的最高领导,应该在下属面前保持一定的矜持。

    忽然唐甬注意到石门楣上刻着的一行古怪的文字,皱着眉:“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不是梵文,好像是——”

    老陈看了看:“这是古吐火罗文,象雄文字的一种,内容是警告这里是通往幽冥世界的入口,千万不可进入,否则出现有巨大的——巨大的逆转。”

    唐甬:“巨大的逆转,什么意思?”

    老陈摇摇头:“我也不明白,但是字面确实是这样。”

    唐甬一拍巴掌,“管它什么,打开看看自然知道。”

    像他们这样经验丰富的专业历史考古人员,自然是不会被几行文字吓退的。半个时候后,原本紧闭的两扇巨大石门之间已经被撬开一条足够一人进入的空隙。

    唐甬带着全副装备,正要带头走进石门。忽然又想起门楣上的警告语,犹豫了一下,回头对老陈:“陈工,你经验丰富,还是你带头吧。”

    老陈对这个机会自然求之不得,二话不走进了石门。

    看着老陈进入石门内,唐甬还是有不放心,向老陈喊:“怎么样,情况正常吧?”

    “一切正常!”

    唐甬暗舒了口气,直起腰向其它几位考古队员作了个类似于“众儿郎给我冲”的豪迈挥手,也迈步走进石门中。

    就在这一瞬间,天地间突然化成了一片刺目的白光,一团巨大的赤红色云朵从坑底腾起,笔直地冲向天空。

    不知道过了多久……

    当唐甬恢复知觉的时候,觉得浑身上下不出的疼痛和疲倦。

    他慢慢睁开眼左右环顾,觉自己孤零零地躺在一条路上,四周芭蕉耶树林立,一幅热带风光,而熟悉的考古队同伴们却都不知去向。

    他努力撑起半个身子,高喊道:“陈工,老李,你们在哪里?”

    四周静悄悄,只有风吹木叶,出沙沙的声音。

    唐甬努力揉揉额角,明明记得自己刚刚走进古格魔国的遗址中,然后,然后就是莫名的爆炸,再然后——

    他头脑一阵阵晕,加上身上又疼又累,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又不知过了多久,他渐渐苏醒过来。突然耳畔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然后腹上一痛,紧接着一个软绵绵的东西泰山压般压在了身上。

    唐甬本能的哼一声,努力用手将身上的东西推开,翻身坐起。

    压在他身上的是个中年汉子,五短身材,身上穿着白褂子,看样子是个伙房大师傅。只见他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嘴唇紫,躺在地上浑身抽搐,两只手按着一块绑在腰间的毛巾。

    那毛巾上有茶杯大的一块血斑。

    看样子此人是身负重伤踉跄赶路,然后一脚踩在唐甬身上,终于不支倒地。

    唐甬忍痛凑上去问:“朋友,你还好么?”

    这人听到他话,像打了强心针一样,缓缓睁开眼,看了他几眼,:“你是中国人?”

    唐甬道:“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