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 浮水孤儿

    在安徽省边界的一隅,有一块贫瘠的土地,其上坐落着一个贫穷的村庄,站在村子所在之地的最高处,你极目望去会看到在村子的周围是层层叠叠的绿,这绿在它处可能是极难得的,是初来者的享受,但对终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却显得格外的单调枯燥,逼得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但大自然似乎也是识得人间烟火的,赐予了这里的人们一条环绕村落的河流,河流的流动,不时地发出点声响使这沉闷的气氛得到了稍许的缓和。

    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几间半新半旧的房子,从其上砖瓦的破裂程度以及墙上的裂缝不难知道这房子已是年久失修了,周围更是杂草丛生。不一会从村子里走出一个略显肥胖的约摸30岁左右的妇女,她叫王爱菊,手提着一桶衣服,慢慢地走在坑洼不平的泥土路上,但每一步都格外的沉重。路旁的树上时不时的有几只鸟儿在鸣叫,是的,一日之计在于晨,鸟儿们正是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行人听了也显得格外的高兴,也会跟着唱两句,但爱菊却并不然,她脸上没有过多的起伏,犹如一潭倒影不出光影的死水,虽也跟路过的村人打着照面,却没有过多的话语,眼神也是一片的茫然,有意的闪躲,周围的一切都似与她无关,这并非一日几日的麻木,这是常年累月的结果,也是时代和周围的环境使然。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人们的思想虽说已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逐渐改变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但这毕竟是少数女性的福利,因为这种思想也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当然,是不好的一部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无法一时从国人脑海深处根除的,至今如此。因此绝大多数女性依旧还在受着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尤其是农村妇女。这位便是如此,她本是贫下中农家庭出身,她父亲还做过解放军的后勤,也算是半个共产党,根正苗红,村里有不少优秀的青年向她家提亲,甚至还有现在所谓的官二代,村书记的公子,可她却屡屡拒绝了,她芳心早有所属,父母却死都不答应,因为她对象的那家是村里的小地主,那时正是斗地主的当儿,量谁都不愿将自家儿女送进这样的家庭,直至她挺着已有三个月身孕的肚子走到二老身前,二老顿时就火了,直骂她羞先人,生米已成熟饭,也没有办法,只好匆匆地把她嫁了,从此和她很少来往。她嫁到这家之后,这家人待她分外的好,尤其是公公婆婆,这对老夫妻都是地主家庭出身,上过几年私塾,也算文化人,通情达理,知道自家成分不好,已近三十的儿子薛进文能娶到这样的媳妇已是谢天谢地了,更何况还怀了娃,怎能不以恩人之礼对待。但好景不常在,就在七月之后她顺产生下了一个女儿,虽说不是儿子,但是毕竟是第一个孙女,公婆还是很高兴的,一边逗着孩子一边用安慰的语气说道:“你还年轻,才二十来岁,以后有的是生儿子的机会,你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丈夫薛进文也在旁边安慰她,她为公婆的通情达理报以感激式的微笑,但心底却依旧还有一丝失落。没过多久随着斗地主运动在全国全面开战,公婆被送上了批斗台,羞辱的话语,无情的议论以及亲友邻居的冷漠如同万把利剑直插心房,使几近六旬的二老内心滴血,最终精神崩溃,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跳河自尽。第二天,村人将此噩耗传来之时,正在纳闷二老去哪的夫妻两一下就崩溃了。因为是地主的缘故只能草草地将二老尸体掩埋,没有丧礼,没有吊唁,只有新坟和一块碑,跪在碑前,她无比的虔诚,想起二老生前对她种种的好,眼泪似从心底喷出,根本停不下来。

    1976年,这是一个让国人终身难忘的年份,伟大领袖******和总理******相继去世,引得国人为之痛哭,这是值得的,伟人之伟不在于高于人民,站在高处为人民着想,而在于他从高处走下来,亲近人民,这二位伟人就是后者。而让我们高兴的是万恶的******被粉碎,新一代领袖******站了出来。随着平反工作的展开,王爱菊一家得到了相应的补偿,搬回了原来的住处,夫妻两看着新生活的到来决定生第二胎想要一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动静,后来就到医院去检查了一下,最后的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丈夫薛进文因为在批斗时受过长期精神打击以及高劳度的工作肾那块出了点问题导致不育,爱菊拿着体检结果发着呆,想着那个可怜的丈夫,她做了一个决定,找到医生;“医生,我可以拜托您一件事吗?“医生有点不耐烦地说道:“什么事,请讲。“爱菊抱着恳求的态度说道:”我丈夫一直想要个儿子,我俩很努力却没有动静,今天来体检竟查出他不育,这绝不能告诉他,他这些年受的打击太多了,精神已有点不正常,告诉他,他会崩溃的,所以请您修改一下结果,写成我不孕“医生面露难色:”这怎么可以呢,医院是不允许的,这样做,出事了,我是要负责任的,万万不能。”爱菊一下就激动得哭了,跪了下来:“医生求你了,你改下吧,救救我丈夫,求你了,我给你写个书面材料,交代此事责任全由我付,与你无关,求你了,医生。再不行,我给你磕头。“医生思忖了半天,看着地上的爱菊,觉得她也不容易,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最终检查结果就变成爱菊不孕,爱菊也表现成极其痛苦的样子,她不想让丈夫觉察出丝毫的异样,薛进文于是就一个劲的安慰她:”你已经给我生了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了,我已经知足了,你如果实在想要儿子,咱就抱养一个。”薛进文摸了摸站在旁边已有六岁大的女儿思倩的头。就这样爱菊以为此事已平,却不料事情并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在农村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不生儿子女人不是下好蛋的鸡。”这句话不长,影响却不小,几乎成为好多农村女性的指导思想,朝着生儿子的目标前进着。爱菊就顶着这句话活着,如同顶着块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有时候都后悔不该隐瞒真相,恨不得一股脑把事实吐出来,但她的心却不让她那么做,她不想伤害自己深爱着的丈夫。来自自己的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爱菊耳畔似乎总回响着无穷的流言蜚语,背后总有无尽的议论,都快让她以为一切都是她的责任,谁说时间能抹平一切。

    爱菊就在这样的早晨开始了自己的一天,依旧是满脸的忧郁,眼神的恍惚,难道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吗?答案是否,上天在关上大门时也给世人开了一扇窗,就在于你是否愿意爬进去。就这样一路的茫然,爱菊来到那条来个无数次的河,在她看来这河就如同她的心情一般没有起伏,死水一潭而已。但今日却与往常不同,有了变化,巨大的变化,河水在流动,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听着像一首歌,爱菊神经为此一动,抬起沉重的眼皮定睛看去,呀,那有一个孩子,怎么漂在河上啊!爱心使然,爱菊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游过去,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水性必然是极好的,环境是有能力塑造一个人的,这也许也是孟母三迁的原因,就这样她在生命的黄金60秒救下了那个孤儿。她急忙将那孩子捂进怀里,给他足够的温暖,用手抚摸着小家伙,摸着摸着忽然呀的一声叫起来,竟然带把。她顾不得衣服,连忙起身抱着孩子向家里奔去,一路的诧异和询问也没让她停下脚步,好像两三脚就到了家。薛进文看着她匆忙而回,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以为出了什么事,心想莫不是想孩子想疯了,急忙上前说道:”爱菊啊,这是干什么呢,咦,这是谁家的孩子,咱可不能干违法的事情。”爱菊被搞得莫名其妙:”胡说什么呢,这是我在河里捡的。“薛进文一下就急了,莫不是真的疯掉了:“河里还能捡着孩子,咱把孩子放下,我带你到医院去瞧瞧。”爱菊有些生气:“你才有病呢,干嘛不信我。”爱菊说完这话就有些后悔了,可别把那事给抖出来了。爱菊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进文也只好在旁边看着,生怕爱菊伤害那孩子,爱菊的每一个动作都使得进文高度紧张。看着看着,进文发现爱菊根本就没有伤害那孩子的意思,分明就是一个母亲在宠爱着自己的骨肉。似的,此刻的爱菊心底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释放出了久违的母爱,脸上的忧郁,眼神的恍惚一扫而光,快乐住了进来。进文看着也高兴,但毕竟是不明来历的孩子,得先去一趟派出所,于是他拉着爱菊去了县城的派出所,民警询问了爱菊一些基本情况后给他们拍了照,做了个寻人启事,招贴在大街小巷。爱菊看着这些寻人启事,神情有些忧郁,她本以为这是上天的眷顾,可是现在看来更像是折磨,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折磨,她脑中有了自私的念头:“真希望这孩子没人来领,做我儿子多好。”但她很快就抛弃了这种念头,善良的本性不让她这么想,她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好给自己一个惩罚。

    上天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那孩子都快小半年也没人来认领。爱菊夫妇俩得知了这个消息急忙感到了城里,找到福利院的领导,急切地问道:“领导,你们院是不是前些天送来了一个男孩。”领导没有多大的架子,叫他们做下,还给每人倒了一杯水,然后平声静气地说道:“你们肯定就是那对在河边捡到孩子的夫妇了。”进文连忙说道:“是的,领导,我们就是。我们这回来就是想领养这孩子,您看行吗?”“领养可不是我说了算的,要符合国家政策和相关条件才行的。”爱菊急了:“什么政策和条件啊,这孩子被我们捡到说明和我们有缘,我们也是真心想收养这孩子。”“你们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们是个好公民,我大力支持,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问我秘书吧,我待会要开个会,不好意思啊!”领导说完就喊来了秘书,交代了相关的事宜。“谢谢领导!“爱菊夫妇连忙起身致谢,然后礼貌地走出了办公室。

    这又是一个与往日一样的早晨,但爱菊的心情却与往日不同,进文背着思倩,她靠着丈夫,看着思倩,抱着思清,对,那小子叫思清,在爱菊第一次见着这小子就给他取了名。

    ----------------------------------------题外话--------------------------------------

    人的一生起源于家庭,终结于家庭,不管你是伟大还是平凡,皆是如此。父母的爱,故乡的情,难以割舍。以此起篇,意在唤醒大家的记忆,静下来,慢慢的回想一下,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m2.yqxsge.cc